“今天是身份證上的生日,出生登記的時候登記錯了。”
林夢扁著嘴道:“這人很討厭,明明不學數學也不懂數學,還經常找一些數學問題來請教。”
陸毅心中為黃凱同學默哀三秒,這可憐的娃估計以為借請教數學之名是最好的搭訕手段,卻不知道他這行為一眼就被林夢這個真學霸看穿了,而且對這種不懂裝懂的人最是討厭。
彎腰拿起花壇邊上的花束,上面玫瑰還很鮮艷,陸毅招呼林夢往前走:“走吧,送你回去,這花也別浪費了,送你們宿舍的舍管阿姨。”
“送阿姨干嗎?”林夢對陸毅拿花的行為沒表示反對,但卻充滿好奇。
“討好阿姨為小夢以后超熄燈時間回去做準備啊。”
陸毅聲音很理所當然,卻是讓林夢不知浮想到什么,臉上不由浮現出一絲紅暈。
“要想成為星際文明,核心就是能量技術的突破,高速發動機,生物壽命是這三大方面,其中以能量技術最為重要,只有能量技術突破了,才有足夠的資源去研究剩下的技術。”
“可控核聚變,當前面對的問題可以歸納為對等離子湍流現象的無法預測,溫度不夠高,磁場不夠強大,后面兩個問題其實又可以歸納為一個問題,那就是材料。
人類當前的技術足矣創造出數億溫度的環境,但容納這樣溫度的環境卻是一個困難,這已經超越任何一種材料的承受極限,只能使用磁場束縛,那么從工程的角度去看,就是需要更強大的磁場對等離子體進行束縛。
而更大的磁場又需要更大的電流,導體在電流通過的發熱現象必須需要使用超導材料才能完成,要是能有常溫超導材料,那這兩個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除了這三個問題,還有就是磁場控制不夠精準,磁面撕裂,磁場和等離子體相互干擾的這些現象也一直在困擾,不過這些問題實際上還是對等離子體湍流了解不夠,導致裝置的設計優化不足產生的。”
“最終可控核聚變目前遇到的技術壁障歸納起來,其實就是對等離子體湍流現象的不可預測,常溫超導材料技術遲遲無法突破導致。”
林夢閉關研究哥猜去了,壓縮芯片燒錄設計完成,李雅珊請了長假在和中興交涉,早哥在負責全球專利的注冊。
陸毅在圖書館中泡了十幾天,翻看了一本本資料,查找了一篇篇文獻,最終對可控核聚變當前遇到的困難有了一個清晰了解。
“難,困難至極!”陸毅合上書本,眉頭深深蹙起。
超導現象被發現一百多年,研究了幾十年,現在依舊要泡在液氮中在零下一百多度才能產生超導現象,每提高1度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研究和實驗新材料,困難至極。
而看似簡單,可以直接從數據層面去分析的等離子體湍流現象,那也不簡單。
高溫等離子體在當前技術下是不可觀測的,這是事實。
我們都知道觀測其實就是發送一道光束或者一道粒子束,然后收集光束粒子束的反彈碰撞數據,最終分析數據的過程。
而溫度是分子熱運動的體現,核聚變的等離子體數千萬乃至上億數億的溫度,百分之九十九的粒子進入這樣的等離子體中直接就發生性質改變最終失去效用,亦或者被微觀運動極其劇烈的等離子體沖散無法完成最終的數據采集。
不能觀測,也就沒有基礎數據,沒有數據,又談何分析歸納等離子體湍流的現象?
“林夢那邊說工具鑰匙找到眉目了,李雅珊那里和中興聯通也初步達成共識,早哥那邊的全球專利申請也進入專利保密階段,看來我需要一位等離子體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