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論文沒那個自信根本不會發給《數學年刊》,因為發了也是白發,是不可能通過評審發表出來的。
“哥猜的證明。”
“哥猜的證明......哥猜?1+1?”早哥神情恍然大悟的重復了一句,突然好像反應過來,一臉震驚看著陸毅,又轉過頭看向一臉安靜的林夢。
“你是說林夢證明了哥猜?”
“騙你又沒錢賺。”
陸毅早早猜到早哥的反應,就像自己早有預料但真正受到確定消息后還是禁不住震驚一樣。
“沒有啦,主要還是陸陸提供的方向思路,不然沒那么快甚至永遠都證明不出來。”
面對早哥敬仰膜拜萬分的眼神,林夢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了下。
“別,在學術界想法是最不值錢,我說的只是一個粗淺的方向,連我都不確定的方向,你能證明出來主要還是你的學識能力。”
對林夢的說法陸毅沒有贊同,他不想搶林夢的功勞和證明一道世紀難題的興奮感。
學術界想法一直不值錢,以數論為基礎,結合篩法和圓法這樣的思路那些研究哥猜的學者們肯定設想過,只不過他們不確定這個方向是否正確,也沒有能力從這個思路方向整合創造出相對應的工具鑰匙,解開哥猜。
在陸毅林夢幾人在閑聊的時候,大洋彼岸,加拿大數學家利歐文正打開Arxiv網站。
這是他每天的工作內容之一,一般都會忙碌了一天后睡前查看一小時,畢竟Arxiv上的論文雖然良莠不齊,但偶爾還是有高質量論文出現或者不起眼的一篇論文的觀點讓人眼前一亮,迸發出更多的靈感。
剛打開關注的標簽分類,第一篇論文就讓他不由抽搐了下。
《任一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哥德巴赫猜想的歐拉陳述?
利歐文看了眼投稿者的信息,China,lin·meng,是一個沒聽過的名字,而且還是來自東方那個數學荒地國家。
“Arxiv的投稿者越來越浮躁了。”搖了搖頭,利歐文不愿意浪費時間直接掠過這篇論文,開始查看后面的論文。
花了一個多小時粗略看了十幾篇論文,記下幾個有意思的觀點打算明天深入研究后,利歐文打了個哈欠關上筆記本電腦睡覺。
普林斯頓,已經快60歲的吉布森·喬伊斯臨睡前也是打開Arxiv,翻看了幾篇論文后,林夢那一篇《任一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也是出現在他的電腦屏幕上。
“哥猜?誰總是上傳這些不實際的論文。”
看到這個論文主題吉布森下意識想要越過,但眼角余光注意到后面論文作者的那一個China單詞,腦海中不由浮現出東方那位心梗去世的偉大數學家的身影。
那時候他才20多歲,博士還沒有畢業,因為同研究數論和素數的原因,他對當時的那位數學家很是敬仰。
“算了,看一下吧。”搖了搖頭,吉布森點開了這篇論文。
“嗯?”
看了沒幾秒鐘,吉布森神情突然變得認真。
時間慢慢過去,吉布森起身泡了杯濃咖啡回到桌子上,從筆筒中抽出一支鋼筆,對著論文上面的內容一行一行的看了起來。
這一看,他就看了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