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下雨了?”
一個小時后,林夢林教授拿著把傘圍著圍巾從外面走進來,陸毅看到這模樣拿起遙控器把暖氣調高兩度,并倒了杯熱水。
實驗室區域沒有窗戶由通風系統進行送風,窩在實驗室一天的陸毅并不知道外面的天氣如何。
“嗯,有點兒冷。”
林夢接過陸毅遞過來的熱水,站在暖氣風口感到渾身暖洋洋的,
沒有雪下的羊城冬天一旦下雨外加刮風,人的體感溫度并不比北方零下十幾度的環境高。
“這是剛才58000攝氏度二次實驗的數據分析結果,經過初步分析對比,和小夢在45000攝氏度的數據已經徹底不一樣。”
張晴拿了份最新數據的初步分析結果進來,對陸毅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
等離子體屬于流體,但又和一般的流體不一樣。
一是隨溫度的變化,外界電子的失去和獲得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導致性質發生變化。
二是溫度越高等離子體本身的相互運動越強烈,這也會對等離子體的整體性質造成影響。
三是束縛磁場和等離子體的相互碰撞干擾,這個干擾也會隨等離子體溫度密度的變化和磁場強度的變化形成一個復雜自己的波動。
這三大因素結合在一起,相互作用足以在等離子體內部形成一個混亂至極湍流,甚至真正可控核聚變裝置內溫度達到千萬攝氏度,內部已經發生聚變反應,這又會為這個混沌系統加上另一股干擾源。
當然目前陸毅這邊的原型機沒有這么強大,第4個因素暫時可忽略。
“陸陸,這樣下去不行,在超算建成之前我們不能繼續研究下去了,沒有更強大的超算做輔助,小夢沒有那大的精力去為每個溫度區間構建數學模型,甚至正在建造的那臺超算還不足夠。”
張晴嘆了口氣,等離子體湍流簡直比生理期的女生還要無法琢磨。
45000攝氏度的等離子體湍流是一個模型,45000攝氏度到57999攝氏度還適用于一個數據模型,但當溫度提高到58000攝氏度時就完全不一樣了。
林夢能夠為每一份探測數據構建出數學模型,但這個數學模型只適用于當前溫度密度區間的等離子體,當溫度變化超出這個范圍相應的數據就會完全不一樣,那又是新的一個模型問題。
這就跟超導材料一樣,沒有達到臨界溫度一切都沒有變化,可一旦達到臨界溫度,上下0.001攝氏度那都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并且最恐怖的就是,隨等離子體溫度和密度的提高,碰撞的數據也會越來越多,構建相應數學模型的難度也會越大,這不單是燒錢,還在燒腦。
“小夢,所有數據模型之間還是找不到那一絲聯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