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研究可控核聚變經費重要,但人才更重要,而對國家來說人才成本就是那不算高額的工資和幾個獎項。
“王院長,除了物理專業這邊我需要一些人,你跟東校園的材料專業那邊熟不熟?”
“材料?”
王院長愣了下,說道:“這不用熟不熟,你說一下他們巴不得過來了,不過你要的材料博士生我不建議在我們學校找,你可以考慮清大或者上京航天這幾所學校。”
“能我們學校還是我們學校吧。”
陸毅搖搖頭,中大的材料專業是有點兒水,但他招人不看專業排名不看成績,科學家潛力高態度沒問題那就行,這樣從中大自己的母校招人無疑比較省事。
“不,我還是建議你對所有高校公開招聘,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構建出來了,現在仿星器的所有問題都可以算是材料問題,這馬虎不得。”
并不知道陸毅招人準則的王院長還是不贊同,說道:“你可以公開招收簡歷,初步篩選通過了再讓他們過來面試。
甚至物理、數學相關專業的研究員你都不應該局限于中大,依照你目前在學術圈的名氣聲望,招收高質量的人才已經沒問題。”
對可控核聚變,王院長就算主研專業不同那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在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構建出來后,仿星器的工程難題本質上其實就是材料問題。
超導材料的導熱性越好,超導臨界溫度越高,那相應的工程難度就會更低,離實現商用化就越近。
一個由自己學院學生投資,自己學院學生負責研發的仿星器項目,不管是于共還是于私,他都陸毅能有更好的條件把這個項目實現了。
“那行,那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我們學校吧。”
陸毅點點頭,突然話鋒一轉說道:“不過王院長,我和張晴還算是中大的學生吧,這樣貌似你還欠我們一個教授和一個博士。”
做為可控核聚變的等離子體湍流難題,解決掉這個問題,原本就已經是博士的張晴有資格生個教授,還是本科生的陸毅憑借參與也能升個博士。
“張晴同學的教授職稱學校正在討論,差不多就會有結果了,你的博士學位過段時間把畢業論文那些處理下,直接就沒問題。”
第一次被學生找上門要求升教授升博士,王院長有些尷尬,但張晴的教授還是沒辦法直接答復。
因為每評選一位教授,都需要學校這邊提申請,經過上面同意才行。
當然,完成可控核聚變一大難題的張晴有那個資格,現在更多的問題是中大內部利益的重新分配。
畢竟盤子就這么大,多一位教授就等于自己利益少一分,雖然或許張晴不屑,就算拿了教授估計也是跟林夢那樣整天不回學校的。
“那就行,被人叫陸總有點兒怪,還是叫陸博士更好聽些。”
陸毅端起茶杯喝完里面的茶,站起身告別道:“王院長先忙,還要去機場接下人。”
走出院長辦公室,陸毅開車過去白云機場,途中給徐瑩發了條微信,示意準備關于材料實驗室招研究員的事情。
至于物理專業的研究員,王院長這邊會幫忙搞定然后自己來面試挑選就行了,多次從自己學院招人已經有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