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士他們設想過陸毅的反應,一是不理會,二是反駁文章中的內容。
他們知道私人完全獨資又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實驗室不是輿論和上面政策能夠影響的,所以根本不奢望陸毅會因為這一篇文章關閉自己的實驗室。
就連攻擊也是轉移概念,把那些面試的博士生們物化成華國的人才資源,讓這些人才在國內研究仿星器是屬于一種資源浪費的行為。
在他們看來,面對這一個輿論攻勢,陸毅最大的可能是不理會,自顧自研究自己的。
在國內研究可控核聚變,他們就代表了現在華國可控核聚變的整個圈子,而陸毅的實驗室不需要上面的財政經費可以無需在意輿論,這樣根本沒必要拆他們的臺。
如果陸毅不出聲不反駁,那之前鬧出來的動靜就是淡下去。
就算因為年輕氣盛出現意外,在他們設想中也是反駁文章中的內容。
但文章中的內容都是客觀事實,越反駁輿論鬧的就越大,民眾就越明白為什么仿星器不適合國內國情。
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專家幾乎都是站在托克馬克這一邊的,只要陸毅不出聲不鬧出動靜,上面就不會考慮仿星器。
陸毅反駁,民眾明白仿星器不適合,那少了民間輿論的干預,上面還是不會考慮仿星器。
然而,現實終究是打臉,陸毅的反應根本沒按照他們的劇本走。
“王院士,我們現在要怎么辦?”一位教授看著陸毅圍脖下面的評論,感覺牙有些痛。
“嗚嗚,老公終于發圍脖了”
“不愧是陸百億,一言不合就是15億美元”
“果然這世界是不公平的,有錢才有夢想,沒錢連追求夢想的資格都沒有。”
“記得上小學時老師問我夢想是什么,那時我的答案就是成為一個科學家,可惜......”
“期待陸百億能夠成功,征途是星辰大海,讓我有生之年也能有機會去太空溜達溜達!”
陸毅圍脖的名氣并不比網紅差多少,圍脖發出去沒兩分鐘就不斷刷新出評論,評論的內容也很友好,不是求包養就是感慨佩服。
和炒作起來網紅不一樣,陸毅砸百億進可控核聚變的行為雖然不被大家理解,但卻沒人不懷有敬佩和尊重。
王院長看到這些評論也沉默了,可以預見隨這次陸毅冒頭,民眾對他的敬佩更上一層樓,要是陸毅成功了還好,失敗破產了那現在這些敬佩很可能直接就會轉向對國家的質疑。
畢竟這是國家戰略項目,性質不一樣,上面考慮到這一點肯定會更加考慮上馬仿星器的想法。
他突然發現,一旦陸毅沒按照他們的劇本走,那拿陸毅根本沒有一絲辦法,這個無奈的感覺是這些年來在科研學術圈根本就沒有過的。
“暫停這件事情,讓這件事情盡快淡下去,然后大家專心做報告提交給上面。”
王院士深深吐了口氣,陸毅沒按劇本走也意味這次輿論導向失敗了,現在最要緊的讓事情平息下來,不然輿論越熱鬧,上面考慮仿星器的幾率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