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管?”
胡楓一下子愣住了,他本身就是研究材料的,對巴基管的了解比陸毅還要深。
巴基管,也就是碳納米管,這是在研究富勒烯時發現碳原子形態的另一種奇特結構。
石墨烯簡單形容是六邊形碳原子結構單層攤開來的一張網,那這一張網卷起來形成圓管就是碳納米管。
之前無論是模具還是串連的方式不行,那是因為模具材料和串連材料無法穩定維持住單層原子形態。
成品是跟模具走的,連模具都無法穩定維持單層原子形態,那怎么讓石墨烯一層層的穩定縱向重疊。
但現在這個模具材料換成碳納米管那就沒有問題,這可是在1011MPa的水壓下壓扁撤去壓力都能恢復原狀的玩意,獨特的形狀結構已經賦予了碳納米管穩定的形態。
“做模具不行,碳納米管直徑雖然細微但也比單層原子“大”數十倍,這不適合做單原子層石墨烯的固定模型。
不過模具不成,用碳納米管引導石墨烯生長卻是可以。
早在4年前實驗室就已經能制取出宏觀長度的碳納米管,這樣只要攻克石墨烯沿碳納米管縱向沉淀聚合的難題,保證沉淀聚合過程中無雜質,利用碳納米管的彎曲弧度調整沉淀聚合在上面的石墨烯的重疊角度,那石墨烯超導材料就不是夢。
實在不行,可以把實驗室已經能制取59個原子長度的縱向重疊的石墨烯帶鉆個孔套進碳納米管中,一層套一層,最終也能得到縱向重疊的宏觀石墨烯帶。”
胡楓腦海中瞬間爆發出一串串靈感和數據,神情有些激動的拿著筆,在筆記本上繚亂又快速的記下這些可能一閃即逝的靈感和數據。
筆記本一頁頁翻過,胡楓腦手上的動作漸漸緩了下來。
這個實驗思路并沒有涉及到新的未知制備方法和材料特性,重點是靈感和有沒有想到的問題,所以沒有經過實際試驗胡楓已經有把握這個方法制備出合格的石墨烯超導材料。
只不過,當他大概計算成本和工業制取的時候,神情卻是突然愣住了。
“老板,根據你給的啟發,我已經有把握能制取出合格的石墨烯超導材料,只是成本和工業制取方面......”
“碳納米管彈性恢復造成的石墨烯重疊角度問題?”
剛才看著胡楓在記錄,陸毅勉強看懂了一些,再結合這個實驗的思路,大概的猜測道。
“對,在這個實驗思路中,我們通過改良化學氣相沉積法,可以沿著大圓管的管徑,依附中間碳納米管定向生長出符合要求的石墨烯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