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張晴陸毅對面下首位一名專家停下手中的筆,神情有些凝重地說道:“如果真的是用陶瓷材料作為第一內壁,一旦反應堆達到商業化能量密度的話,大概1年到2年時間陶瓷材料表層就會被腐蝕起泡,碎片脫落進入等離子中造成安全事故。”
“咳咳咳!”
原本以為是張晴構思出來的結構方案還有什么重大缺陷的陸毅聽到這話一不小心被嗆到,會議廳里面的其他人也反應過來,臉上不由露出笑意。
剛才還在討論怎么解決試驗堆遇到的困難,現在一下子考慮到商業化應用了,這想的未免太超前了吧。
“黃教授,能24小時運轉一年多的核聚變反應堆我想具備商業價值了。”
陸毅平復下咳嗽,說道:“當然做為一個核反應堆,只運轉一年多就要停堆進行核心維護確實有點兒說不過去。
針對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提高約束磁場強度,磁場強度提高了,氘核、氚核、以及反應生成的氦核離散越過磁場邊緣,輻照在第一內壁上的強度和數量就會指數性下降。”
“陸教授,如果你們正在尋找工業制備方法的超導石墨烯導線應用在仿星器上面,這一個時間能達到多久?”
這時,除了陸毅進來時說了話,后續一直沒出聲的老人突然詢問道。
既然計劃準備集中力量攻克核聚變的商業化進程,難得抽出寶貴時間過來聽取這場會議的老人對陸毅那邊實驗室最近的動向還是有一定了解。
正如陸毅所說,在老人的心中,一個核反應堆運轉一年多就要維護對核心部件也確實有點兒不妥。
畢竟這種工程一次核心維護至少十天半個月,后續真正商業化應用,核聚變堆肯定肩負了龐大的發電任務,這樣一年多時間就要停半個月,對電網調控是很大的壓力。
“根據超導石墨烯的性能,用超導石墨烯導線替換掉明日仿星器上面的氧化銅超導線圈的話,第一內壁陶瓷材料堅持的時間保守估計能提高到4年以上。”
陸毅轉過頭跟林夢交流了下,得到來自數學家的精準數據后,這才一臉認真的回復。
“好。”
老人點點頭,站起身說道:“我還有會議,接下來的會議就讓胡部長主持,大家在核聚變項目中有什么困難,有什么需要國家提供支援幫助的都可以提出來,盡最大努力在他國之前實現核聚變的商業化應用。”
“是。”
陸毅等人和王院士他們站起來應到,不知是不是陸毅的錯覺,他感覺老人現在的步伐貌似比在新聞上看到的更輕快一些。
這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