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鍺?”
帶著張晴和林夢回去材料實驗室,陸毅登陸郵箱把盛京材料研究所發過來的試驗數據下載下來,剛打開第一眼就不由愣住了。
“對啊,怎么沒想到這玩意,早在14年米國為了尋找新半導體材料,就實現了鍺的多原子層的結構。”
跟過來一起的胡楓也看到陸毅打開的試驗數據,沉默了一會兒搖頭說道:“老板,如果單原子層自我穩定的話,銠也可以,幾年前國內就完成了銠金屬單原子層的納米材料。
但具體應用到超導石墨烯導線的工業制備上,這兩種金屬都不行。”
“為什么?”剛興奮起來的陸毅有些失望。
“金屬鍵一般容易形成結晶化沒那么穩定,就算能實現單原子層穩定,但邊緣也會是不整齊的,無法保證沉積吸附上去的石墨烯層的堆疊角度。”
胡楓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做為學材料專業的,鍺和銠這兩種實現了納米單原子層結構的材料一開始就被他想到了,只是經過一番試驗后,結論卻讓人很失望。
“那盛京材料研究所發過來這份數據是什么意思?”
陸毅看著這份剛讓自己欣喜不已的數據,鼠標下拉大概看了遍,對胡楓問道:
“如果把多層鍺原子層或者銠原子層堆疊,調整好堆疊的角度,然后在上面鉆孔,最后再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往孔中沉積石墨烯,這樣能不能得到具有超導特性的宏觀意義的石墨烯導線?”
“老板,這個方法可以制備出超導石墨烯導線。”
胡楓無奈說道:“但這個堆疊調整角度,還要加上鉆孔,那只有在實驗室中人工才能完成。”
“實驗室人工就人工,現在啥都不多,就是人多錢多設備多資源多。”
陸毅聽到制備超導石墨烯導線沒問題,立馬大方地揮揮手說道:“你給出一個具體制備方案出來,我調兩萬人配合你。
這玩意就是可以重復使用的模具,花一段時間把這個模具制作出來后續就簡單了。”
“好吧,就算兩萬人要想單原子層的一層層把這個模具堆疊制備出來,大概也需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
胡楓嘴角抽搐了一會兒,最終還是同意了。
“那就4萬人,我相信國內這么多材料實驗室,湊出4萬人一起堆積木還是沒問題的。”
陸毅不容置疑地說道:“你找一下徐瑩那邊,她會幫你協調好這事情。
鍺金屬比較便宜,模具材料就用鍺金屬,算上中間調度以及最終模具的合并時間,70天后我要看到兩個可以進行工業制備超導石墨烯導線的鍺模具,你老板快瘋了,你們也陪我一起瘋。”
“......是!”
胡楓有些頭疼的應到,面對陸毅這種幾乎耍賴的任務安排,根本無法反駁。
他知道自己老板成為國內可控核聚變聯合項目的總負責人,別說這個項目那要世界第一個完成核聚變商業化應用的目標帶來的壓力。
單這么大的項目任務,涉及到全國各地無數實驗室和大量和合作單位,這中間帶來的事情就足以讓人繁瑣到崩潰。
看到胡楓過來一起看一份試驗數據就領了個頭痛任務離開,直到對方消失在視線中后,陸毅這才呼了口氣,說道:“裝下霸道老板還真不容易。”
“陸陸。”
旁邊的張晴和林夢看到他這模樣有些哭笑不得,一向安靜的林夢都忍不住說道:“你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恐怕不單胡大哥要崩潰,國內其他材料實驗室的研究員也要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