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總工,這是第一次點火發電,壓水堆各個功能區域還沒有經過優化調整。”
核工業集團的燒開水專家看出陸毅的不滿意,急忙解釋道:“根據我們的計算,完成調整優化后的效率能達到百分之46。”
“我沒責怪的意思,把這份數據發給上京那邊吧。”陸毅笑了笑,并沒有責怪什么。
“是,那我們去忙了。”這位工程師松了口氣,轉身繼續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示范堆點火發電成功,不單實驗室這邊忙成一團,整個華國的各部門還有新聞部也是第一時間按照預定計劃,謹防經濟波動沖擊,準備相關的新聞通報。
這些都是事先準備好有專門團隊負責,并不需要陸毅他們這群核心科學家幫忙。
“才百分之46的能量效率,太低了啊。”
陸毅一群人走出外面,魯珀特回頭看了眼在忙碌著收集數據的工程師們,不由嘆了口氣。
沒意識到熱污染的問題,0.46的能量轉換效率算可以,但意識到熱污染問題后,0.46的轉換率就很讓人揪心了。
因為這意味了100份能量只有46份轉換成電能,其余54能量卻會以輻射、機械散熱,機械傳導的摩擦損耗等形式釋放到環境之中。
當然成為電能那46份能量也不是就安穩無事,它們會在電能傳輸中,因導線電阻問題一部分變成熱量釋放,到達電器終端后,同樣會以電器的散熱和消耗最終完全釋放到環境中。
用數學模型大概分析得出,人類生產的能量百分之93到95的最終歸宿是排放到環境中,只有不到百分之7會沉寂在物質內部不對環境造成影響。
可不管怎么樣,能量生產效率提高就代表獲得有效能量的比例提高了,而不是白白釋放到環境中成為隱患。
“下一步采用成熟的磁流體發電后效率能達到將近70,這個轉換效率算很不錯了。”
陸毅搖搖頭,說道:“所以相比較能量轉換的損耗,我們更應該把重心放在能量傳輸的損耗以及能量消耗的效率上。”
別看百分之93以上的能量最終歸宿都是環境,但在這過程中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它決定了能量的使用量和浪費程度。
效率低了,要花更多的能量才能做成一件事情,要是效率提高一倍,那我花同樣的能量卻能做成兩件事情,在熱污染危機,能量使用有限額的前提下,這一個差距就很具有戰略意義了。
“等等,陸陸,你們神秘兮兮的到底在聊什么?超算這幾天一直高負荷狀態是在運算什么?”
旁邊的張晴聽到陸毅兩人的對話,看了看安靜的實驗室大樓,心里面仿佛意識到什么。
陸毅沒有第一時間回答張晴的問題,他突然發現,原本耳邊這幾天已經習慣的超算轟鳴聲悄然停息了。
“熱污染的問題。”陸毅簡單跟張晴說了聲,隨后招呼魯珀特說道:“模擬分析的結果出來了,走,我們去超算機房!”
“熱污染?地球散熱?超算這幾天在模擬分析的是地球環境模型?”
在研究空間引力波項目,涉及到航天空間站問題的張晴愣住了,下一刻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跟林夢李雅珊連忙向陸毅追了上去。
“老衛,這是出什么事了?”
研究材料的胡楓看到這一個個的臉色變得這么難看,有些搞不懂情況的詢問同樣愣住的衛鴻。
這段時間衛鴻研究航天發動機涉及到很多材料的問題找胡楓,這哥倆已經算得上很熟悉了。
“一個很糟糕很恐怖的事情。”
衛鴻腦海中浮現出空間站因散熱困難引起的一個個問題,深吸一口氣搖頭道:“我們也過去,希望不是我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