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我們并不需要為這事情擔心,旅行者1號失聯前的方位很明確的表明它是在遠離太陽系,就算真的有外星人在載著它飛行,說不定人家外星人是剛巧路過,看到我們的旅行者1號挺不錯就順手收藏了......”
“我贊同康納教授的觀點,外星人并沒有那么可怕,只要是智慧生命那就有溝通的前提。
在科技發展中,文明越高級能量和物質的分界線就越不明顯,所有能進行星際航行的文明都不會受到資源的困擾。
科技到了一定程度那可以制造出任何一種元素,漫天的恒星在高級文明眼中和一個個鈾礦堆沒有本質的分別。
所以我認為就算真的存在地外文明,大家也不用有絲毫擔心,不存在資源問題那就不存在競爭,在這樣的趨勢下文明交流獲得的利益遠大于文明戰爭的收益......”
陸毅跟蘇教授剛走進會議室,激烈的爭辯聲就在耳邊環繞,三國相關的專家教授正在展開激烈的辯論。
“陸教授。”
“陸教授......”
看到陸毅進來,正在討論爭辯的聲音停了下來,一名名教授以及老米和俄國的教授都在主動打招呼。
雖然陸毅不是研究這方面的科學家,不過他的成就以及自主建造即將升空的運載飛船,還是讓大家不由自主地重視尊重起來。
畢竟相比較他們還需要蹭nasa或者國家航天局的儀器設備,這位主可是自己造飛船準備把相關探測設備送上太空。
甚至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已經知道陸毅運載飛船的第一個計劃,就是運送大型探測車去火星展開對火星細致詳細的全方位探測,這對研究這方面的科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豈敢忽視陸毅。
“我不是研究這個的專家,這次我是想請教一個問題。”
陸毅看了遍記錄人員記錄的會議記錄,隨后認真地說道:“我知道大家除了對天文和星球的研究外,對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的文明社會學也有一定研究,提出了很多猜測和假設。
假設存在外星人,既然從資源角度大家沒有沖突的基礎,那從意識形態,從社會制度和思維思想的差異,有沒有引發沖突的可能?”
作為一名主研究物理的科學家,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資源就不是障礙的這個情況陸毅比在場所有人都清楚,這屬實,但智慧生命之所以是智慧生命,是因為除了資源利益的沖突外,還會可能因大家的思想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社會制度有差異而引發沖突。
形象點比喻那就是:你瞅啥?再瞅一下試試?特么你是找死是吧!
動物不會因為同類看它一眼就打一架,因為這不符合利益本能,但智慧生命卻不一樣,很可能某個外星文明的意識形態和思想在厭惡排斥碳基生命,然后大家就打起來了。
“陸教授,沒有實際樣本數據,我們也只能提出各種假設,只能說有可能。”
屏幕上的康納教授搖頭說道:“要是能弄來一些外星人的物品,或者外星人的尸體,通過物品的審美觀設計,通過尸體的生理構造,那就能更精準獲知外星文明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從而得出是否和人類文明有沖突。”
“我明白了。”
陸毅點點頭,再看了一遍剛才的會議記錄,發現自己想到考慮到的問題這些人在剛才的爭辯中都提到了,隨后也就放下手中的記錄本,跟眾人告別走出會議室。
“陸教授,你是有什么猜想,認為地外文明是真的存在?”蘇教授跟著陸毅走出來,看著陸毅沉思的樣子好奇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