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大型衛星遙感系統反饋過來的數據,卻是宏觀把火星人遺留下來的痕跡揭露出來,從密集的碳反應來看這確定是碳基生命無疑,從密集分布在赤道區域,表明這是一個對光照需求比較高的生命種族。
最重要的是,確定火星人是碳基生命類型,那就可以確定在火星人存在期間,火星磁場是很穩定的存在,只是后來發生了未知意外磁場才消失了。
如果星球沒有磁場存在,碳基礎的生命可能一些頑強的細菌能在太陽風下生存,但絕對不可能發展出高級生命,發展出智慧文明。
“這有個疑問,既然是碳基生命,那參考地球的生態環境情況,不單赤道,其他區域肯定也會有生命在繁衍。”
大家都在激動的同時,也有人冷靜地提出疑問:“我想在磁場存在,大氣層不稀薄又擁有水汽蒸騰的前提下,火星的環境氣溫會比地球低,但也不會低太多,也肯定不會只有赤道才有生命繁衍。
碳基生命漫長的繁衍生息會沉積出大量的碳物質,這也是煤炭和石油的由來。
從這個角度分析,那火星遙感探測到的煤炭區域就不應該只是圍繞在赤道區域,在其他溫帶區域甚至寒帶區域也必定會有富集的煤炭信號反應才對。”
“這會不會是火星人對煤炭石油的利用,把全球的煤炭和石油采集到赤道城市區域,最終文明滅絕就全留在赤道區了。”
“煤炭和石油的利用無非就是燒,煤炭和石油中的碳在燃燒后會也是變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重新排放到大氣中,甚至不燒單那里暴露空氣中都會慢慢風化和經歷緩慢化學反應轉換成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排放到大氣。
這些排放到大氣中的碳,會被植被吸收重新沉積起來,這是整個星球的碳循環。
碳循環的存在,決定了碳元素可能會在星球某個區域富集,但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除了赤道區域,其余區域幾乎都沒有煤炭富集區域......”
“陸指揮,這個......”眾人辯論不下,紛紛把目光看向陸毅。
“現在談結論太早。”
陸毅搖頭,吩咐道:“改變原定投放計劃,除了火震儀和熱流探頭的布置位置按照原定計劃不變,60輛探測車在奧林匹斯山以及奧林匹斯山正對面各投放3輛,火星南北極各投放兩輛,剩下50輛全部投放到赤道93個煤炭富集區域淺度前十的區域中!”
火星磁場保守估計消失40億年了,也就是說上面的文明已經消亡至少40億年了。
一般的紙張埋在土壤中幾個月就會**,暴露在空氣中幾十年也會變灰。
至于電子儲存物品,要是埋在永凍土中那還好,能放個千年,要是在普通環境中,因為熱運動對儲存介質的影響,不用百年內部儲存的信息就會完全丟失。
精密度越高的電子產品,環境的溫度越高,濕度越高,存儲信息保存的時間也就越短。
熱運動的存在,除非把溫度降到絕對零點,不然任何物品在漫長的時間里微觀層面的粒子都會混雜成一團。
所以陸毅對找到火星文明的信息儲存物品,找到火星人遺留下來的文明信息根本就不抱希望,這一些儲存的信息恐怕在火星人消亡后的千年萬年時間內就已經完全丟失。
他只希望從化石中,從元素衰變的情況,從星球的地質演變情況,找出火星文明滅絕的原因。
一個同在太陽系,實力不下于人類的文明不明不白的詭異消亡,這感覺實在是太恐怖,太驚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