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流逝,轉眼間就已經來到了九月份。
明日號回來后,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把兩個大型引力波天文臺送上太空后,后面陸陸續續運送了大量太陽能充電板,裝載了大型UPS模塊前往火星為相關設備儀器提供能量。
“陸指揮,勘察組那般多次測量,我們已經可以確定97個大型煤炭區的形成時間一致,都是在40一年前,并通過星球數據確定火星磁場也是在那時候同步消失的。”
“還沒發現的大型生命化石嗎?”
“沒有,除了一些昆蟲化石和苔蘚化石,體型超過1米的就只有最先發現的火樹人,同時火樹人的化石也是最多的,我們可以確定就是這種生命創造了火星文明。”
“呼,奧林匹斯山的研究進行的怎么樣,還有火星地質層的分析結果確定沒?”
陸毅輕呼一口氣,對蘇教授詢問道。
40億年的漫長歲月,讓火星文明的研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40億年,質量稍大點的恒星都要熄滅了,自然界絕大多數元素也都衰變了,在時間的偉力下火星探測計劃并沒有太大的進展。
50輛探測車如同土撥鼠般把97個煤炭區鉆了一遍,零零散散的發現了39種苔蘚,826種昆蟲化石,還有一些模糊的電路板,塑料,包括其他小型物品的化石外,其余并沒有什么發現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這一些線索,根本無法解釋火星文明的消亡之謎,解釋火星現在表現出來的怪異情況。
為什么整顆星球大部分碳元素都以煤炭的形式存在赤道區,而其余區域根本看不到什么煤礦,當年火星的生態環境和生物鏈又會是怎么樣的情況,一群苔蘚,一群昆蟲,一群火星人,這并不能構成完成的生態系統和生物鏈。
火星人的存在形式是什么,他們的文明模式又是怎么樣的模式,文明又為什么會詭異消亡......
陸毅包括整個火星探測組的人心中都有了太多的疑惑。
“奧林匹斯火山我們深入了山體中央采集了一部分樣本,經過元素分析發現里面不單有星球地幔巖漿的組成部分,地核元素的組成部分含量也很高,可以確定這座太陽系第一高峰是在一場直達地核,足以撼動星球的火山噴發中誕生。
因為火山在地殼上貫穿出巨大區域,這些年來火星的星球活動還在持續性地對奧林匹斯火山造成影響,在緩慢提高火山的高度。”
蘇教授把手中幾份火星地質檢測報告交給陸毅,說道:“土撥鼠在火星各個地質帶中采集了大量樣本,結合地震波數據,已經可以確定在40億年前火星爆發了一場波及全球的地質活動,用我們的地震等級劃分烈度高達27級。
強烈的火山噴發把地幔深處以及地核中將近一半的液態金屬噴射出來,那一場星球災難不單破壞了星球的結構,大量放射性金屬噴射到地面也導致依靠元素裂變作為能量來源的地熱進一步減弱。
星球結構的破壞,奧林匹斯火山的地殼大豁口引起的熱量異常流失,這讓火星的星球活動在極短時間內發生了衰退,導致了火星磁場的消散。”
從39億年前開始,火星的地質活動就近乎平緩,外加磁場的流失導致星球大氣以及地表暴露在太陽風霞,火星也正式成為一顆死星。
要是星球結構不破壞,火星磁場不丟失,就算40年前的火星文明消亡了,火星生態也不會完全毀滅,數十億年的時間說不定能再進化出智慧生命。“
“那人類可能就不會出現,我們應該慶幸和感謝當年火星人的瘋狂,把自己母星都給毀了,把星球的磁場都給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