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文明制度和模式,始終要遵循有付出才有回報的準則才行,并不能因為資源物質富足了就免費供應,免費按需分配。
人類始終要保留一定的經濟制度,保留消費制度,保留一定的競爭壓力,用**和用**帶動人類的進步才是正確的方向。”
“那這豈不是和現在的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沒有本質差別?”蘇教授皺了皺眉頭。
“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適合的制度,未來的人類制度會發生改變,但不是說這個改變就能一步就位。”
陸毅解釋道:“咱們**的終極形態是按需分配,可這個分配法也是要注意,真正的完全按需分配在未來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做。
完全按需分配,需要民眾的素質達到一定高度,不會在無盡的物質中迷失沉迷,能在滿足物質需求后,還能保持那一份探究好奇心,保持文明的活力,那才具備完全按需分配的前提資格。
而這需要漫長的教育引導,一步步的影響人類的基因本能,一步步的提高人類的思想觀念。
我們不能一步登天,如果不具備前提資格,那就隨意放開資源限制,免費供應資源和免費完全的按需分配,那整個文明社會都會被沖垮,所有的民眾都將沉迷在**和享受中無法自拔。”
【計算機誕生后的第37年,牧巴文明的第一枚航天火箭研制成功,并成功把一個衛星送上了火星的同步軌道。】
【第一次航天的成功,引發了整個牧巴文明對航天以及對星空的強烈熱情!】
【相比較火星的環境,牧巴人更向往離太陽更近陽光更強烈的地方,甚至是想著能直接在太空中生活,傲游擁抱星空,把牧巴人的腳步踏遍星空的每一個角落。】
【懷著這樣的熱情,懷著這樣的目標,牧巴文明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航天事業中。】
【幾乎是集整個文明之力,航天技術和生物技術發展的很快,從第一枚無人航天火箭升空,到第一枚載人火箭升空中間的間隔還不到兩年時間。】
【我們的生物技術也發展的很快,因為通過空間站和宇航服在太空中生存不是我們的目標,直接在太空中長期生存,吸收太空中的光線才是我們想要的。】
【通過生物寄生改造,我們可以收集太空中離散的氫元素和太陽風中氫元素,然后再和光合作用產生的氧結合生成水。
通過生物寄生改造,我們在表皮下加了一層生物膈膜用來維持身體的壓力平衡,和減少水分的流失,同時還具有隔絕溫度的功能。
通過了這兩樣改造,水分流失大幅度下降,光合作用的氧氣和氫又能重新生成水。
這樣只要我們從地表一次汲取足夠的水份和儲存好碳元素,將足以在太空環境中生存長達數十年之久。】
【越來越多的牧巴人開始進入太空,針對太空的這個成員文明也要求他們盡可能的繁殖,以期望能夠子代發生變異進化,進化成真正能夠適合太空生存的牧巴人。】
【在執行太空適應進化的時候,牧巴人還不忘把自己的子代種子通過航天火箭發射到太陽系的第三巖質星球,通過觀測,這個星球的環境已經穩定到足以牧巴人的生存,另外太陽系內的其他環境穩定適合生存的矮行星也沒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