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處理集團事務的李雅珊放下手中的文件,問道:“火星探測有進展了?”
“有進展了,所以需要明日號運載一些探測設備去一趟冥王星。”陸毅點點頭,把牧巴文明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
“牧巴文明?外星人?等等.....”
李雅珊似乎想到什么,打開電腦搜出一份內部報告,再次看了一遍這份報告后,對陸毅說道:”3天前集團的太空望遠鏡陣列在柯伊伯帶外捕捉到一個往太陽系而來的可疑信號,從波段特性分析屬于高純度隕鐵,不過這個信號源的移動速度很快。”
“速度很快?有多少?”
陸毅下意識問道,他知道要是一般的情況,李雅珊并不會在這時候說出來。
“初步分析在600公里每秒左右。”
李雅珊把這份文件發送到陸毅的手機上,說道:“我把這份報告發你,因為速度太快再加上柯伊伯帶的阻攔,所以捕捉到的信號也是一閃即逝,我已經讓深空探測部門跟蹤這個信號,本打算再次確定后跟你說的。”
600公里每秒?
“這個方位和速度......”陸毅剛打開這一份報告,神情就變得有些凝重。
隕石在自然情況下除非遭遇了新星爆炸或者超新星爆炸的沖擊,不然根本不可能達到這個速度。
“沒有,這個方位百萬年以來都沒有發生過新星爆炸或者超新星爆炸。”
陸毅找出人類的探測資料,并沒有從這個可疑隕鐵過來的方位,發現過有關于新星爆炸和超新星爆炸的痕跡。
畢竟不管是新星爆炸留下的星云和白矮星,還是超新星爆炸留下的星云和中子星,在星空中都無法遮掩,依照人類現在的技術,恒星爆炸留下的星云在5000光年內都無法遮掩。
既然沒有在這個方位發現新星爆炸或者超新星爆炸,那有可能這塊隕鐵被炸飛進入星際流浪后和其他隕石發生過碰撞,或者在一些星系引力的影響下發生了方向改變。
當然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個隕鐵是被人為的加速到這個速度。
“雅珊,讓太空探測部門加大對這個方位的探測投入。”
思考了一會兒,陸毅跟李雅珊說了一聲,隨后又轉過頭對不遠處正在和老蘇同志聊天的希爾教授說道:“希爾,我給份報告給你,你發回給nasa,讓他們協助對這個方位進行深空探測,我需要再次捕捉確定這個異常信號源更詳細的資料。”
剛知曉牧巴文明就可能是在外星文明的暗手下消亡,同時這些年來人類多次發現了外星文明的痕跡,那陸毅覺得還是謹慎一點。
因為信號源第一次發現是在柯伊伯帶外,隔了近百天文單位探測的精度不是很精準,初步分析是高純度隕鐵,但也有可能是由金屬制造而成的戰艦。
“陸,是什么報告?”
希爾教授聽到陸毅在喊他,走過來看了一下頓時無奈道:“98個天文單位外搜尋一個最大直徑不過200米的隕石,這難度太高了,nasa那幫家伙不會投入太多精力和資源的。”
去年還是nasa一員的希爾教授來到華國8個多月后,對nasa的稱呼了變成了nasa那幫家伙。
“正是因為難度太大所以才要他們協助探測。”
陸毅搖頭說道:“把牧巴文明的處理器架構和智能系統底層架構的情況透露一下,要是出工不出力,那也別怪我在這個技術的共享上卡米國的脖子了。”
按照3國協議,火星探測計劃獲得的一切信息和收獲都需要3國共享,不過華國作為計劃的主導國,陸毅作為計劃的總指揮,他想要在信息共享上搞點兒事情給老米下點眼藥簡直不要太簡單,上面也不會責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