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高級的文明,能夠展開星際航行的文明,電磁波這種弊端多多的通信方式十之**依舊被淘汰了。
他們或許是在用引力波通信,或許是在用快子通信,但不管是哪一種,這都超出了人類的技術范疇,就算他們在你耳邊說話,你也不可能聽到。
至于用望遠鏡陣列搜尋,在光年之外,只有星球級的物體才會被看到。
千米或者10千米的戰艦,在人類的望遠鏡掃描得到的圖像中,還沒有一個像素點的大小,這也導致了人類看不到高級文明的活動。
甚至有很大可能,高級文明已經不采用工質發動機,而是用曲率航行或者其他時空類的引擎,通過改變時空結構進行超光速航行。
改變時空結構進行航行,人家在地球外飛過人類都看不到,畢竟人類的引力波研究才算剛起步階段。
從大過濾器的角度看費米悖論:
大過濾器是幾十年前被提出來的觀點,并且根據這個觀點,誕生出相應的制度矛盾,科技發展壁障,文明潛力等問題。
制度矛盾觀點指出,社會各階級的矛盾總是在上升,在文明發展到現在,在核武能給地球洗澡的現代,很可能社會各階級、各國之間的矛盾直到某一天會爆發,從而自己把自己滅亡了。
別說外星人和我們人類不一樣,外星人也是智慧生命,有智慧就必定有**,有階級,有矛盾。
沒有**,沒有階級,沒有矛盾,那就不可能在自然進化中脫穎而出,注定要被自然淘汰,也就沒機會發展出文明。
所以除了集體智慧生命和生產者智慧生命,這方面的矛盾沒那么強烈外,其余個體類生命發展出來的文明都會存在階級,社會都會存在矛盾。
他們很可能因為社會矛盾的存在,在自我消耗中消亡,在戰爭爆發中滅亡。
也可能會如同現代生育率降低,文中牧巴人抑制繁殖那一段劇情那樣,因制度問題引發的社會生存壓力,生物趨利避害的抑制繁殖,從而導致文明的消亡。
大過濾器觀點的科技壁障問題,大家這類的科幻小說應該看了很多了。
能源的可控核聚變、星際航行的發動機技術,光速壁障,外太空維生,生物壽命等,這都算大過濾器的一個觀點論述。
文明潛力,其實可以歸屬于文明成員的壽命。
牛頓說過一句話: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可科技發展到今天,這個巨人已經如同疊羅漢一般疊到云霄了,人從地面爬到這個巨人的肩膀都要耗費人生三分之一還多的時間。
科技不斷進步,這個爬到肩膀,這一個學習知識的時間也將會越來越久。
或許百年后,人類完成知識學習積累,能夠進行課題研究時,那時候都已經40歲了。
也就是說,文明成員壽命不提高,這一個文明的潛力也就止步于此了。
從智慧生命的人性角度看費米悖論:
這是這本書的主題,也算螳螂自己想出來的一個可能性,在規則科技的猜想上延伸出來的。
宇宙這么大,最新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擁有2萬億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
在這么廣闊的宇宙空間中,肯定會有文明突破大過濾器發展成為星際高級文明。
社會中有一個贏者通吃的現象,也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