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主控計算機的破解無法突破,那人類這一次收獲的價值至少要縮水一大半。
“曲率引擎的這一個結構你有什么看法?”
陸毅仔細翻看著張晴拿過來的這一份分析報告,指著其中一份對曲率引擎物理層面的結構圖詢問道。
曲率引擎不會采用強子材料制造,雖然損壞了一部分,但主體結構和大部分細節結構還是保存下來,在振動波的感應中這些結構被細致的分析出來。
“看不懂。”
張晴苦笑的搖頭:“我們對引力波的研究才剛起步,連引力波更具體的信息都不知道,所以就算有一臺曲率引擎擺在我們面前哪也無法了解它的運轉機制。
我只能從這些結構和能量管線上推測,這可能是通過特殊的能量沖擊來影響時空,從而把電能轉換成改變時空的能量,把電磁力轉換成引力。”
對,是電能,三角形戰艦中所有設備儀器的驅動能量都是電能。
這跟人類是一樣的,雖然人類現在的能量技術已經算牛逼,核能,可控核聚變,太陽能等胡里花俏各種能量技術,但最終實際供儀器設備使用的還是獨屬電能這一份。
不管是什么能,什么樣的能量技術,最終驅動設備儀器運轉時,除了工質發動機外,其余的設備儀器都是使用電能。
這不是low,而是物理基礎規則決定的這個情況。
因為電能好控制,因為電能是電磁力的直接表現形式之一。
如果是熱能,熱能只有兩個表現,那就是加熱和降溫,請問這除了燒水和發電,還能做什么?
如果是核能,核能釋放出來也還是以熱能的形式釋放,核爆輻射那只是原子核重組過程中的質子、中子、電子、光子亦或者是原子裸核游離散射的表現。
比如α射線是氦核,β射線是電子流,Y射線也就是伽馬射線,X射線等這都是電磁波,屬于光子類的高能射線。
物質歸功于四大力,強互相作用力強而短小,技術不到一定程度沒什么卵用。
弱互相作用力弱的作用范圍小,除了管一管質子和中子的衰變和反衰變,其余都是不歸弱力管。
引力雖弱卻長,還能近乎無限的疊加,看似赤果果站在大家面前卻是輕紗拂面看不見真實面容。
最后就是所有文明接觸最多,應用最廣,也是最了解,最方便使用的電磁力了。
能量總類很多,熱能、輻射能、引力、強力(核結合能)等,可能穩定控制和使用并能適應大部分設備儀器的,也就電能一種。
所以哪怕強如四級文明,能量技術已經達到了崩解物質獲取能量的程度,最終還是要經過重重轉換,以電能的形式來驅使設備儀器。
“文明的差距啊。”
陸毅看著報告上那一份曲率引擎的結構圖,嘆了口氣在腦海中詢問系統:“我要曲率引擎技術的理論依據,現在要多少積分。”
【人類文明進步,曲率引擎理論價值同比降低,宿主支付28億積分就行了,不過我不建議宿主現在兌換,雖然你還沒有這么多的積分。】
嗯?
陸毅愣了下,什么時候low系統還會好心提醒了?
“為什么?”
【因為就算宿主兌換了曲率引擎的理論數據,依照你現在的大腦也無法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