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云淡風輕的把柳清菡要晉位的事情說了出來,好整以暇的看著柳清菡的神情,果然不負他望的看出了震驚,隨即就是受寵若驚的模樣:“您您要給臣妾晉位為什么”
她已經是妃位了,若是再晉,就是貴妃,她是知道乾隆帝一向對嬪妃大方,也想過貴妃,甚至皇貴妃的位份,可是還沒到時候,皇帝怎么突然就提起了這一茬
皇帝寵溺的刮了刮柳清菡的鼻子:“哪兒有那么多為什么,昨日朕已經同太后商議過了,舒嬪有孕,也是后宮多年來的喜事,因葉赫那拉氏的身份,朕決議晉舒嬪為舒妃,而穎嬪雖然才晉了嬪位不久,但因為蒙古巴林部的關系,朕也是要給她一個妃位的,晉你為貴妃,也是為了騰出妃位來,你不必想太多。”
怕是不止這樣吧,不過不論皇帝心里在盤算什么,好處她總是得了的。
驚訝過后,柳清菡當然坦然接受,她輕柔道:“既然是皇上給臣妾的恩典,那臣妾自然領受,多謝皇上。”
皇帝澹澹笑道:“這就是朕最喜歡你的地方了。”
他給的,柔妃坦然接受,他不給的,柔妃也不會主動開口要,只這一點,就難能可貴。
皇帝的笑太過溫和,眼里的漩渦像是要把人吸進去一般,柳清菡只敢稍稍對視一眼,就心里直打鼓,她嗔了皇帝一眼:“皇上不是要讓臣妾挑封號么”
“是了,那你瞧著,可有喜歡的朕瞧了許久,覺得淑字好,令字也好。”
柳清菡沒聽到皇帝說懿字,便問:“那這個懿字,皇上覺得不好么”
皇帝頓了下道:“也好,懿字代表了美好,又有從壹之意,只不過,朕總覺得這個懿字,有些過于沉悶了,故而不曾考慮過。淑字嘛,都說賢良淑德,是贊美一個女子品行的最佳字眼兒,倒是不錯,還有這個令字,詩經有云,如圭如璋,令聞令望,令字也代表了美好,朕最為屬意的,就是這個令字了。”
聽了皇帝的話,柳清菡警鈴大作,令貴妃那她豈不是要搶了魏氏的封號
不成不成,旁人用過的,她總是有些膈應,三個字里,要是按照皇帝的說法一一排除后,也就只有一個淑字可以使用了,可舒妃同淑可是同音的。
柳清菡再三琢磨了話,想著怎么才能拒絕皇帝的好意,不當令貴妃:“臣妾只是個俗人,皇上念得詩句太過深奧,臣妾聽不大懂,不過臣妾覺得這個淑字就極好,原來臣妾在皇上心里,也算得上是賢良淑德了呢。”
皇帝原也沒有一定要定下令這個字,這會兒見柳清菡更喜歡淑字,便道:“那就淑字吧,這個字也好,襯你。”
淑貴妃,聽著不錯。
柳清菡修長的指尖點了點淑字,突然有些苦惱:“可臣妾剛想起來,舒嬪妹妹的封號和這個字的音是一樣的,這樣怕是有點不太好。”
“有什么不好的。”皇帝不以為意,“日后你是淑貴妃,她是舒妃,差的遠著呢,不會有人分不清楚的。”
“那臣妾聽皇上的就是。”柳清菡微微垂眸,似不經意道:“皇上,再過兩日,就是孝賢皇后的忌日了,臣妾前幾日去給太后請安時,路過寶華殿,見臣妾宮里的魏貴人和婉貴人請了法師在寶華殿里替孝賢皇后誦經,臣妾慚愧,只知曉抄寫佛經,卻是忘了祈福,所以臣妾想,待孝賢皇后忌日,您去長春宮祭拜時,可不可以把臣妾抄寫的佛經替臣妾供在孝賢皇后的靈前,也算是臣妾聊表心意了。”
這番話,送佛經是假,特意提起魏貴人和婉貴人才是真,她既然答應了許魏貴人嬪位,那就一定會做到,只有魏貴人成了主位,日后對上晉嬪才不會吃虧,而只提起魏貴人,目的性太明顯,所以連婉貴人一起提了。
皇帝聞言,一時嘆息:“你有心了。魏貴人和婉貴人的這份心,也是難得。”
柳清菡輕柔的替皇帝捏著肩膀:“誰說不是呢,孝賢皇后在時,對婉貴人頗為照拂,魏貴人又是受了孝賢皇后的提拔才有幸侍奉您,她們二人惦記孝賢皇后,也是盡了她們的心意。”
“能夠念著孝賢的好,可見她們也是個知恩圖報的。”皇帝轉著扳指,沉思了片刻,“也罷,婉貴人是潛邸服侍朕的老人了,魏貴人也安分守己,趁此機會,晉她們二人為嬪,也算是安了孝賢皇后的心,孝賢皇后一向賢惠,想必會高興的。”
左右都封了不少,再多兩個也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