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妃等這一結果,一直等到到了圓明園后,五阿哥才面色微冷的同愉妃道:“額娘給兒子的藥,兒子已經拿出去讓宮外的大夫查過了,大夫說,這藥,于人并無害處,可也不治病。”
簡而言之就是,無功無過,吃不死人的。
愉妃閉了閉眼睛,眼底的寒意幾乎要和一旁的冰山融為一體:“果然不出本宮所料,皇后,是要舍棄本宮了。”
其實,這件事還真不是愉妃想的那樣,周太醫之所以給愉妃開了這樣的藥,不過是因為他壓根兒就沒看出來愉妃哪兒病了,但他又不想讓人覺得他醫術不精,砸了自己的飯碗,所以才開了一副無甚作用的藥來敷衍愉妃。
誰知愉妃和皇后對彼此都留了三分余地,并沒有全心全意的信任,所以只這么一點兒小事,就導致了愉妃和皇后多年關系破裂。
五阿哥拳頭緊握,青筋凸起:“額娘一向對皇后忠心,可皇后卻這般對您,這次若非是淑貴妃她們歪打正著的提醒了額娘,那”
他不敢去想,若是愉妃沒有懷疑皇后,那些些無用的藥,愉妃還要吃多久。雖然愉妃存了諸多心思,可是這諸多心思都是為了他,哪怕愉妃曾經讓他討好孝賢皇后和繼后,也是為了他的未來,他心中清楚。
也正是因為清楚,所以愉妃在他心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皇后此番作為,著實是觸及了他的底線。
愉妃原本滿心怒氣,可一看到五阿哥為自己擔憂的模樣,再多的氣也散去了一些,她安慰的握住五阿哥的手:“別擔心,額娘豈會是任人宰割的人。既然皇后不仁在先,那就別怪本宮不義在后。”
可巧,她同皇后一樣,都是吃不得虧的人,誰要是讓自己吃了虧,就一定要千百倍的讓對方還回來。
五阿哥扶著愉妃坐下,將綠珠早就備好的涼茶遞給愉妃:“那額娘您想怎么做”
愉妃喝了口涼茶,微微一笑:“這事兒額娘心中有數,你就不用管了。額娘聽說,兆惠將軍凱旋回京,皇上把迎接事宜以及慶功宴都交給了你來辦”
像這種事情,都是簡單,且辦好了還會大出風頭的美差,難怪愉妃說這話時,整個人連頭發絲兒都透著喜意。
五阿哥淡淡點頭,嗯了一聲:“皇阿瑪信任兒臣,愿意將這般重要的事交給兒臣去辦,兒臣自會盡心盡力。”
他自然也是得意的,三哥也就罷了,多年來只是掛了個閑差,可四哥做事也是出了名的仔細周全,但皇阿瑪最終卻把此事交給他來辦,他莫名的覺得,自己在皇阿瑪心中的地位,該是比四哥還要高吧
愉妃與有榮焉:“你心中有數就好,如今你們兄弟幾個出宮開府時,同樣都是光頭阿哥,哪怕你如今膝下有了孩子,皇上也沒有要給你們分封爵位的意思,額娘覺得,你也該趁著這幾年,好好兒辦幾件漂亮的差事,到時候皇上念及你的好,許是會封個郡王也說不定。”
郡王后,是親王,親王再往上,那可就是
五阿哥點頭應是:“兒子都知道的。”
愉妃嗔了五阿哥一眼:“知道還不行,要記在心里去,你兄弟這么多,上頭不光有三阿哥和四阿哥,底下還有九阿哥和十一阿哥這兩個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呢,淑貴妃多年盛寵不衰,在皇上面前也有幾分顏面,能夠給九阿哥的助力太多了,所以你萬不可小覷了去。”
她的兒子是最優秀的,可平心而論,九阿哥也不差,而且九阿哥與皇上長得極為相似,只因這幾分相似,皇上就另眼相待,更別提當年鬧的沸沸揚揚的七阿哥轉世之說了。
愉妃說的鄭重,但五阿哥卻并不是很往心里去:“額娘,您現在擔憂的也太早了,九弟尚未成親,等他成親入朝,兒子在朝中早已經有了根基,一步晚,步步晚,都是注定了的。”
一個剛入朝參政的阿哥,拿什么和他比
可五阿哥卻忘了,有些事情,根本就用不著比,因為朝中的那些大臣,一個個兒都是看皇帝的眼色行事的,只要皇帝屬意誰,他們就能奉承伺候誰。
對于朝堂上的事兒,愉妃也不懂,見五阿哥如此胸有成竹的樣子,愉妃便以為五阿哥在朝堂上混的如魚得水,故而只略微問了幾句就丟開了,隨后說起了換大夫一事:“這次來圓明園,周太醫恰好不舒服,沒能隨駕伺候,永琪你若是得空,親自在宮外尋一個精通調理的嬤嬤進來,叫你福晉給本宮請安時帶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