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沒聽清和瑾的話,他聲音拔高了幾分:“嘀嘀咕咕的說什么呢大點兒聲。”
和瑾被他的高分貝嚇了一跳,身子一縮,下意識的露出了一副委屈的表情朝太后看過去。
太后見皇帝竟然嚇到了她的寶貝孫女,這怎么了得當即上前把和瑾摟在懷里,白了皇帝一眼:“你吼什么有人不孝,就不許哀家的孫女孝順哀家,陪哀家說話到頭來哀家的孫女一番孝心,反倒是要被一個不孝的訓斥,這是什么道理”
愛新覺羅不孝子弘歷:
是他理虧,他閉嘴。
太后無視立在一旁的皇帝,摟著和瑾心肝兒肉的叫著,將早就為和瑾準備好的點心推到和瑾面前:“吃吧,今兒怎么就你一個人來了,永琋和永瑄呢”
和瑾口中含著糕點,咕噥不清道:“今兒個永瑄和九哥一起出宮了,要晚一會兒才來,我怕皇瑪嬤一個人孤單,所以就先來了。”
太后笑道:“瞧哀家這記性,竟是給忘了。”
一聽到出宮二字,柱子人皇帝當即又忍不住了:“出宮誰允許他們出宮的”
宮里的阿哥公主,除了已經成親開府的,余下尚未成親的阿哥若是出宮,必得有出宮令牌,他可不記得自己什么時候給了永琋和永瑄令牌。
原本太后在極力忽略皇帝,偏皇帝硬是要出聲刷存在感,太后頓時又開始陰陽起來:“哀家允許的,怎么了永琋和永瑄孝順,知道淑貴妃的生辰快到了,所以特意求了哀家出宮,去給淑貴妃選壽禮,哪兒像皇帝你,一心撲在容嬪身上,眼里都快沒有哀家這個人了。”
皇帝算是發現了,倘若不讓太后過一過嘴癮,聽太后念叨諷刺他幾句,太后的心里是不會舒暢了。
所以皇帝干脆利落的閉了嘴,但也因太后這句話,皇帝才記起柳清菡的生辰。
他瞧著太后祖孫兩個說的開心,心里暗自琢磨著,這次要賞賜給淑貴妃些什么好呢。
這一想,就到了太后平日用晚膳的時候。
皇帝瞅著一桌子的菜肴,桌上卻只擺了兩副碗筷,一群奴才像是沒瞧見一樣,沒一個人敢出聲替他加一副碗筷,皇帝心頭突然一梗,一口老血卡在喉嚨里出不來下不去的。
眼見著太后已經開始動筷了,皇帝連忙清咳了幾聲,待太后嫌棄的看過來時,皇帝忙道:“皇額娘,兒子剛剛想了想,覺得淑貴妃這些年協助皇后管理后宮,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兒子想,今年淑貴妃的生辰,不如大辦,將那些宗室命婦也一起叫進宮來,好好兒熱鬧一番,也能趁此機會陪您說說話,您看如何”
皇帝越說,越是覺得自己這個想法明智,如此一來,既嘉獎了淑貴妃,又討好了太后,一舉兩得。
和瑾不知旁的,只知道,若是真如皇帝所說,那她額娘得益定然不少,故而頗為高興。
太后略一思考,也覺得自己許久都不曾和那些關系好的宗室命婦說話了,便也點頭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