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過后,皇帝便提道:“皇額娘,小九出生,兒子給他想了個名字,您聽聽看好不好。”
太后來了興致:“哦皇帝給小九取了什么字”
皇帝微微一笑,手指沾了茶水在炕桌上寫了一個字,太后不禁念出聲來:“琋”
“正是。”皇帝笑道:“小九一出生就帶來了甘霖,給數以萬計的百姓帶去了希望,兒子以為,此字最是合適。”
太后微微垂眸,盯著那個字,聽著皇帝的話,她心中感嘆,怕是不止吧,永琋,不止給數以萬計的百姓帶去了希望,還有皇帝的。
皇帝的話都說到了這個份兒上,太后無有不從的:“永琋,是個好名字,不過皇帝,六阿哥和八阿哥都是永琋的哥哥,他們至今還沒有名字,比他們小的弟弟就得了名字,怕是不好。”
九阿哥既然與佛有緣,那她也不介意多替九阿哥著想,皇帝現在一心都是九阿哥,卻不知,他一個不小心,把九阿哥抬的太高,九阿哥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皇帝略想了想:“如此,那朕命欽天監算出幾個好字,在永琋洗三那日,一起宣了。”
他這會兒也想不出還有什么字眼兒能給六阿哥和八阿哥用的。
說過了這件事,太后又道:“皇帝,二十七日已過,孝賢皇后的喪期也出了,后宮不可一日無主,不知你心中可有章程”
皇帝眉梢輕動:“聽皇額娘這么說,莫不是皇額娘有什么好的想法”
太后一聽這話,就知道皇帝又犯了疑心病,她情緒瞬間淡漠了些:“哀家能有什么想法,不過是多嘴問了一句罷了,若不是因為昨日柔妃好好兒的坐在肩攆上,都能被和敬沖撞早產,哀家也不至于提這么一句。”
太后的不悅之情顯而易見,皇帝忙賠笑道:“皇額娘息怒,是兒子說錯話了,您消消氣,兒子也沒旁的意思,只是想著聽聽您的意思罷了。”
“這后宮是你的,不是哀家的,哀家一個老太婆,管不了那么多了,省的遭人嫌。”太后施施然白了皇帝一眼,見皇帝態度尚可,就沒再繼續說下去。
皇帝對于后宮之事,早就有所思量,這會兒見太后不悅,他也沒多賣關子,直接道:“兒子與皇額娘想到一處去了,后宮之中長久的沒個主事的,也是不好,雖說嫻貴妃現在管著宮務,但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兒子想,先晉嫻貴妃為皇貴妃,至于其他的,怎么也要出了孝賢的孝期再說。”
皇帝的想法與太后想的幾乎沒有偏差,太后心里的那口氣兒終于順暢了,但她并沒有表現出高興,反而皺眉道:“晉嫻貴妃為皇貴妃皇帝,如此一來,你是準備出了孝賢的孝期后,就直接冊立她為后嗎”
“雖說嫻貴妃不是最好的,可她卻是最為合適的人選了。”
繼后不需要好的家世,只需要擔負起一個皇后的職責,替他安定后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