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沒關系,【分解】可以改造嘛。
符文研究所已經改造過【轉動】、【線性加速】,再多改造一個符文也不會有多大問題。
魔械師們沒花多少時間,就將【分解】“降級”為符文組【分解】,成功的解決了魔石替換魔晶的問題。
但是,這卻導致了一個新問題——加熱穩定性。
不同于變態的湮滅之劍,可以在常溫下分解物質,【分解】只能在高溫下做到這一點。
準確的說,被分解的物質必須出于熔化狀態,這主要是針對金屬,因為在常溫狀態下,金屬鍵極難粉碎,熔化后,金屬鍵的結合力大大減小,分解起來容易了很多。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大大節省了魔能消耗。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使用符文組【分解】進行測試時,出現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一旦溫度波動超過一定限度,分解過程就會變得非常不穩定,分解率瞬間從99%以上,暴降到50%左右。
也就是說,只能分解一半,另一半原先是啥樣,現在還是啥樣。
而且,加熱的溫度越高,波動范圍就必須越小。
如果加熱到1500度,容許波動值為50度,如果加熱到2000度,那波動值立即降低到30度。
這不是坑爹么?
用這樣的效率分解,即使連續分解4遍,也還有6%的殘留,這是什么概念?
試想一下,鋼鐵里含有6%的雜質,這特么還算鋼鐵嗎?
這是廢鋼好不好。
這肯定是不可接受的,更別說連續搞幾遍,能量浪費也非常嚴重,領主大人再有錢,也扛不住這種玩法。
那該怎么辦呢?
想辦法讓火焰溫度更穩定?
這幾乎不可能。
原因就是,既要保證高溫,還要保持溫度恒定,實在太困難,在使用燃料加熱的過程中,幾乎不可能做到。
比如使用木炭加熱,只要氣流出現一定的擾動,就會導致燃燒不均勻,50度上下的波動簡直太常見了。
嘗試了幾次,發現不可能后,魔械師們又試圖繼續改進符文組,消除這個致命的缺陷。
盡管他們想盡了辦法,仍舊束手無策。
后來領主大人得知這個困難后,出了一個主意:能不能使用符文組【熱魔動力】?
燃燒產生的熱能轉化為熱魔能量后,不一定必須轉化為動能,也可以重新還原成熱能。
雖然這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損耗,導致效率降低,但符文組有一個極大的優點,它的穩定性高得驚人,剛好可以解決溫度波動的難題。
一語驚醒夢中人。
將符文組略做改造后,賽斯等人測試了一下,分解容器內的溫度果然非常穩定,完全沒有波動。
此外,這還有另一個巨大的好處,加熱溫度可以更高。
而溫度越高,化學鍵就越不穩定,符文組粉碎化學鍵時,消耗的魔能越少。
毫無疑問,與燃料相比,魔石的價值要高很多,如果將溫度控制在鋼鐵的沸點附近,那節省的魔石不是一點半點。
※
塞隆島,鋼鐵廠。
盡管比常規煉鋼法相比,魔能煉鋼法堪稱最環保最節能的煉鋼法,但作為高能耗的重工業,它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污染。
出于減少污染的考慮,所有重工業都被規劃到了面積更小、居民也更少的塞隆島,相關的工人及其家屬,也都搬遷到塞隆島。
不過,一開始有人不愿意。
麥格雷就是其中之一。
他自小在黑骷髏島長大,不,奧丁島,叫了幾十年的黑骷髏島,一時有些難改變習慣,15歲就加入了島上那座簡陋的煉鐵工坊,在那里工作了足足12年之久。
忽然聽說工坊要搬遷到“偏遠”的塞隆島,麥格雷當然很不樂意。
塞隆島那是什么地方?那是鄉下土鱉們住的地方!
嘿,“土鱉”這個詞正是最近島上最流行的詞語,據說是領主大人創造的詞匯,誰要是不懂“土鱉”是什么意思,那就是真正的土鱉。
煉鐵工坊的工人們壯著膽子,向一位自稱是工業司的先生,表達了大家對搬家的憂慮。
那位先生非常和氣,他認真的聽完了所有人的訴求,還告訴大家,政務廳一定會認真考慮工人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