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說,是花園里的灌木枝葉中,出現了許多小生靈。
它們在濃密的樹枝中時不時的蹦蹦跳跳,口中不停發出婉轉清脆的啼叫聲,彼此相和,似乎在交流,又好像在歡快的歌唱。
它們的體長普遍不超過20厘米,這樣的體型在地球上算得上是中型鳥類,可在“辣么大”的異界,它們只能算“小鳥”,與某人檔中的小鳥正好相當。
它們的體表絢麗多彩,羽翼上分布著紅黃相間的條紋,頸背呈綠色,頭頂還有一小搓豎起的紅色羽毛,外表看起來鮮艷之極,也美麗之極。
這是……鶯鳥!
雷諾立刻認了出來。
難怪早上聽到那么多鳥鳴聲,原來是鶯鳥回來了。
據他所知,鶯鳥是一種雜食性鳥類,食譜廣泛得不可思議,植物種子、果實、昆蟲,以及某些植物的根莖,都在它們的食譜范圍內,有時候餓極了,吃草、吃花都能活下來。
很顯然,鶯鳥擁有異界鳥類中,消化能力最好的腸胃,沒有之一。
這讓它們成為了異界最大的鳥類種群,同樣沒有之一,這非常容易理解,食譜廣就意味著食物多,能養活的種群數量自然更大。
鶯鳥廣泛分布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無論是遼闊的大陸,還是偏僻的海島,哪里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在整個異界,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計,鶯鳥的數量也超過2000億只,堪稱天文數字。
在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鳥類是家雞,總數難以統計,也有說法認為在200億到500億之間,連鶯鳥的1/4都不到。
異界日歷中的12個月份名中,第3個月份“鶯鳥之月”,正是得名于它們。
這種鳥對氣溫極其敏感,天氣將冷之時,它們就會成群結隊的南下,氣溫即將回升之時,它們就會先一步返回,看上去就好像是它們帶來了春天一樣。
正因為如此,人們才將天氣逐漸轉暖的第3個月份,命名為“鶯鳥之月”。
不過,由于緯度的關系,在不同的區域,鶯鳥返回的時間不太一樣,緯度越高,它們返回的時間越遲。
鶯鳥回來了,就意味著,春天真正降臨了大地。
※
這時雷諾用手撐住窗沿,徑直從窗口跳了出去,大量的氣旋包裹住他的身體,推著他從花園上空急速掠過,帶起一陣強烈的風聲。
“呼……”
受驚的鶯鳥飛快的扇起翅膀,從灌木中鉆出,如同一支支利箭一樣射向天空。
沒錯,是“射向”。
因為鶯鳥的振翅頻率極快,普通人只能看到一團殘影,這讓使得它們的飛行速度極快,還極大的增強了靈活性,讓它們更不容易被掠食者抓到。
這也是除了“數量多”之外,鶯鳥賴以生存的另一個重要手段。
可這也苦了異界的苦逼人類。
明明鶯鳥的數量那么多,哪里都能看到,土鱉們卻只能干看著流口水,最多在運氣較好的時候,弄到一些鳥蛋,或者還沒有學會飛行的幼鳥。
但這種機會并不多,鶯鳥又不是傻子,為毛要在危險的地方筑巢?
雷諾沒有搭理從身邊逃竄的鶯鳥,反正如果他要烤鶯鳥吃,機會多得是,不急于一時,他現在急著去看另一件稀奇事。
他全力驅動著風元素之力,向高空狂飆,短短幾十秒后,他就出現在云巔之上,此時奧丁島已變得比雞蛋還小,點綴在藍色的汪洋之中,畫面如詩如畫。
雷諾掃視了一圈,目光立即捕捉到一片巨大的黑云。
一片緩緩移動,不斷變化著形狀的黑云。
這是遷徙中的鶯鳥群!
他心中一動,從高空俯沖而下,向遠處的黑云飛去。
直到靠近鳥群20多公里時,雷諾才看清楚鳥群到底有多么龐大。
只見方圓十幾平方公里的天空中,盡是密密麻麻的小黑點,他也聽到了滾滾潮水般的振翅聲,以及山呼海嘯般的鳥鳴聲。
這種鋪天蓋地的氣勢,委實驚人之極,這是在地球上,絕無可能見到的壯觀景象,讓雷諾徹底看呆了。
粗略判斷,組成黑云的鶯鳥,數量恐怕高達1000萬只!
至少!
如果站在鳥群下方仰望,你將會發現,它們完全籠罩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