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甲板上層建筑居然修建在中間甲板上,形成一個高高的艦島,看上去醒目之極,兩側船體甲板一片平坦,一眼望去,如同兩條筆直而平整的跑道。
更讓人感到訝異的是,兩側甲板居然不是木制甲板,其表面赫然被鋪了一層金屬。
這正是造船廠最新制造出來的魔動雙體運輸船——“海爾號”。
自從奧丁港全面啟用魔動吊塔后,工人們發現桅桿的存在,極大的影響了吊塔的運轉,吊臂轉動時必須格外小心桅桿,否則兩者一旦發生碰撞,后果不堪設想。
在前不久的一次卸貨過程中,由于疏忽大意,一架吊塔運載的貨物不小心撞上一根桅桿。
托盤在劇烈的碰撞中發生傾斜,導致8個超過1噸重的貨箱墜落在帆船甲板上,當場砸死4名水手,重傷6人,甲板也被砸出兩個大洞,帆船嚴重受損。
此次慘劇震驚了整座領地,執政官小姐在暴怒之下,直接擼掉了港口的負責人,一大批人也跟著倒了大霉,上至政務廳的司長,下至操作吊塔的員工,多達20多人丟了飯碗。
此事之后,港口全面加強了安全管理,每座吊塔專門安排了一位安全員,隨時注意吊臂的運轉情況,避免再發生此類事故。
此外,這件事還促使政務廳下定決心,拋棄桅桿和船帆,全面轉向純熱魔動力艦船,海爾號正是這一計劃的第一個成果。
此時在6號和7號碼頭上,24輛“蠻牛”魔動裝甲車以及120輛小肥驢正整整齊齊的排列成方陣,等待著吊運。
這是這段時間以來,魔動車輛工廠生產出來的軍事裝備,它們將作為護島隊第一支成建制的裝甲部隊,被這支遠洋船隊運往大陸,成為對抗黑獸人大軍的王牌。
這一批魔動車輛是全面改進后的型號,在幾個月之前的大陸拉練之旅中,“試驗版”的蠻牛和小肥驢經受了實戰的檢驗,發現了很多缺陷,正式定型的版本已改進了這些問題。
“砰!”沉重的金屬托盤落在地上,發出一聲悶響。
“吱……吱……”
尖銳的口哨聲緊接著響了起來,一位穿著紅色馬甲的調度員一邊揮舞著雙手,一邊對著一輛魔動裝甲車大聲吼叫起來:
“嘿,伙計,趕緊把這個大家伙開到托盤上,速度一點!”
一名護島隊員將腦袋縮回駕駛艙,啟動熱魔發動機,駕駛著裝甲車開到托盤上,穩穩的停了下來,
紅馬甲又吹了一聲口哨,繞著托盤走了一圈,仔細檢查了一下連接托盤的鋼索,確認沒有問題后,才舉起右手的紅色三角旗幟,朝吊塔駕駛艙發出“起吊”的旗語。
“咔咔……咔咔……”
伴隨著魔動機的震動,鋼索被一圈圈收緊,將巨大的托盤連同裝甲車一齊吊了起來。
看到近40噸的龐然大物被吊塔輕松吊起來,十幾名護島隊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嘆。
魔動機又運轉起來,吊臂緩緩旋轉著,將裝甲車吊往海爾號,托盤剛降落在甲板上,裝甲車便駛下托盤,向指定位置開去,金屬履帶碾壓著金屬甲板,發出“轟隆隆”的聲響。
海爾號的甲板之所以使用成本更高的全金屬甲板,正是為了運輸這些裝甲車,因為脆弱的木制甲板根本扛不住蠻牛沉重的車體,被履帶反復碾幾遍后,必定會出現嚴重磨損。
從經濟性的角度來考慮,金屬甲板反而更節省成本。
一個小時后,碼頭上的所有物資裝備都被裝載完畢。
這時新兵訓練司的司長羅納德一聲令下:
“登船!”
等待已久的1000名新晉護島隊員,人人都穿著統一的軍裝,背著魔動氣槍,腰帶上插著魔動手槍,他們排著整齊的隊列,邁著同樣整齊的步伐,向船隊大步走去。
在碼頭旁的一座3層小樓的頂端,正憑欄而立的安吉拉看到這一幕后,忽然低聲嘆息了一聲。
她不知道,經過一場血與火的殘酷遠征之后,這些朝氣蓬勃的面孔中,有多少人能再回到這座被他們視為希望之地的島嶼,有多少人會葬身在遙遠的異鄉,返回時已變成一捧骨灰,最終長眠在鷹崖山下的威靈頓公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