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威力不足。
即使鐵塊的速度再塊,一炮又能打死多少人?
其次,精度不足。
由于缺乏足夠的技術積累,別指望第一代氣炮能打得多準。
如果有開花彈,爆炸還能彌補一下精度的不足,可實心彈頂個吊用?
一炮打出去,天知道飛到哪里去了。
這顯然不是雷諾想要的東西。
不過,一眾符文魔械師集思廣益之下,居然真的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也很粗暴,
威力不夠?
加炮管!
精度不夠?
繼續加炮管。
老爺弄一堆炮管,多炮齊發,總有一只“瞎貓”能逮住“死耗子”吧?
這就是“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誕生的前因后果。
今天,在這里,這種“腦洞武器”展現出了驚人的殺傷力。
每一根炮管中噴出一道黑影,24根炮管射出了24道黑影,6輛喀秋莎戰車打出了144道黑影。
它們帶著雷霆之勢,如驚雷般劃破長空,撲向了野豬精。
盡管大部分鐵棒射失,但數量彌補了一切,仍舊有近20%的鐵棒成功命中。
“轟轟……轟轟……”
在可怕的爆響聲中,野豬精眨眼間被金屬棒完全慣穿,留下一個個直徑超過1米的恐怖血洞。
如果將時間流逝速度放慢百倍,可以清晰的看到,當3倍音速的鐵棒擊中(砸中?)野豬精時,其體表鎧甲頃刻被砸得粉碎。
在飛濺的鎧甲碎片之中,鐵棒撞入野豬精體內,在這一刻,鐵棒上蘊含的動能擴散開來,野豬精身體竟然塌陷了一大塊。
沒錯,就是塌陷!
在鐵棒穿透野豬精身體的過程中,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肌肉,粉碎。
內臟,粉碎。
骨骼,粉碎。
鐵棒完全貫穿野豬精后,夾帶著一大捧血雨飛出,形成一道血肉噴泉,在草地上涂抹出一塊面積超過10平米的血腥圖案。
隨后鐵棒撞擊地面,在“砰砰”的爆響聲中,深深沒入泥土之中。
野豬精連慘叫聲都來不及發出,便被轟倒在地,陷入瀕死狀態。
喀秋莎的第一輪攻擊,成功干翻8頭野豬精,其中甚至有2頭恰好被鐵棒擊中頭部,大半個腦袋瞬間消失不見。
膘肥體壯的巨型野豬精又如何?
在強大的魔能黑科技之下,照樣一炮擱倒!
第一輪攻擊之后,還有6頭野豬精存活。
局勢,再度被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