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斯凝神靜聽著“吱吱”的灰鼠嘶叫聲,不斷從兩側高墻內傳來,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停車!”他忽然叫了一聲。
駕駛小車的員工趕緊控制著小車減速,伊戈斯不待小車停穩,便跳下小車,大步走到右側一座養殖籠前。
接著他沿著臺階爬到了觀測臺頂部,俯瞰著籠內微帶暗黃的半綠草葉。
茂密的草叢中,不斷響起“沙沙”的摩擦,草葉也跟著輕輕擺動,顯然某些小東西正在活動。
……
通常來說,進入初雪之月后,由于氣溫極大的降低,草叢會徹底枯萎。
在此之前,缺乏食物的灰鼠會瘋狂進食,儲備足夠的能量,然后在寒冬降臨之前,鉆入深埋地下的巢穴,進入冬眠狀態。
這意味著,冬季無法養殖灰鼠。
不過,由伊戈斯帶領的小組,解決了這個問題。
他的方案很簡單,就是在養殖籠地下埋入取暖管道,為灰鼠供暖。
有了足夠暖和的棲息地,以及源源不絕的食物(飼料),灰鼠們自然不會再傻乎乎的冬眠。
明明有吃有穿,為毛要鉆到地下忍饑挨餓?
這與地球“被動物園飼養的狗熊,不會冬眠”的現象,其實是相同的邏輯。
有趣的是,改變“習性”的不止長耳灰鼠,養殖籠內種植的“羅特草”亦是如此。
得益于取暖管道散發出的熱量,它們并沒有像野外同類那樣枯萎,而是罕見的保持著青綠,還不斷抽出嫩芽,凋謝掉部分“老”草葉。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在長耳灰鼠的養殖事業方面,伊戈斯屢有建樹,“魔化”事件發生后,向政務廳求助時,農業司才會推薦伊戈斯。
……
此時,這位養殖專家先生,緊緊的閉上眼睛,微微偏著腦袋,仔細的傾聽著不絕于耳的“吱吱”聲。
在他身后,安德拉斯中尉仿佛明白了什么一樣,只是安靜的等待著。
3分鐘過去,伊戈斯三兩下跳下觀測臺,朝相鄰的另一座養殖籠走去,重復先前的傾聽動作。
就這樣,他用了近一個小時,一連觀察了幾十座養殖籠。
在此期間,安德拉斯中尉保持著極好的耐性,既不催促對方,也不出言打擾。
直到觀察結束,中尉才聽到對方一臉鄭重的說出一句話:
“以我長達三年的養殖經驗,我可以確認,這座養殖場很有問題,它們……”
伊戈斯伸出右手,指向養殖籠,加重語氣說道:
“它們嘶叫的聲音,很不對勁……我認為這是感受到某種威脅時,灰鼠們做出的反應。”
停頓一下,他又道:
“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最近灰鼠的食量,比之前少了至少20%……另外,進入夜晚時,部分灰鼠會啃咬水泥墻,對嗎?”
安德拉斯中尉沒有說什么,他身邊的養殖場員工,失聲叫了起來:
“伊戈斯先生,您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