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怪不得宣妃。”她比皇上年長,隱約還記得當年的事情。孝獻皇后身邊的董氏當年沒少仗勢欺人,孝獻皇后很多事情都是經的她手。給后妃扇巴掌那是常有的事兒。
皇上只是不滿太后與當年的靜妃,對悼妃這些蒙古妃嬪態度并不算惡劣,偶爾也會去她們那邊坐坐。這一坐可不就礙了孝獻皇后的眼。
悼妃出身高,又背靠太皇太后,能不成為對方的眼中釘肉中刺
“當年的事兒咱們又沒經歷,誰能說得清。再說,宣妃心里有怨歸有怨,本宮這兒媳那時候可還沒出生呢,她把氣撒在一個小輩身上難免有份。”
宜妃愛面子,她自己怎么教訓云宛無所謂,卻容不得別人說一句。宣妃此舉不止打了云宛的臉,更是打的她。
她若是不說幾句,別人還以為她怕了宣妃。
“宜妃這話也不對,你忘了當年三福晉進門的時候。若說冤三福晉跟那位都要出五服了,她不是更冤枉。”德妃曾經一度以為宣妃不會來,沒想到對方不但來了,還給了禮,只不過這禮薄了些。
話又說回來,誰也沒規定她們這些宮妃要給多少賀禮啊。給多給少看的不是個心意
云宛不明所以,她忍著追根問底的沖動老實站在宜妃身后。雖然沒追問,她心里卻記住了,宣妃是因為某個人所以不待見她。
宣妃在宮里太透明,以至于云宛之前根本不知道宮里有這號人物。她想起之前自己似乎得罪過一個博爾濟吉特的秀女,想當然的以為宣妃是在給那位秀女出頭。
她心說這宣妃難免太過小氣,也活該她不受寵。
“行了,人都走了說這些有什么意思。時辰也不早,大家都散了吧。”每日都是這一套佟貴妃也有些厭倦了,她直接開口攆人。
云柔依舊與安嬪等人走在后面,看不到宜妃的身影,安嬪小聲的說著“幸好咱們身上首飾多,不然今兒可就尷尬了。”
都是嬪位,來之前她們相互詢問過送禮的事兒,準備的東西價值都差不多。安嬪入宮早,三福晉那回她是經歷過的,因此自準備禮物的時候比照著往年少了一些,與當年三福晉差不多。
她以為,這樣就差不多了,宣妃在如何也不會比三福晉差。
哪知她又錯了,宣妃給的那份禮真要論起來,比她們嬪位的都低。當年三福晉,她雖然準備的禮薄,好歹還在妃位線上。今兒這一出,不止云柔愣住了,安嬪等人同樣如此。
禮物都是提前備好的,她們總不能拆開把其中一部分拿出來吧如此只能從身上現摘。
端嬪董氏憂心忡忡,“我現在就擔心宜妃會不會因為這事兒惱了咱們”這就是不受寵份位低的難處。禮給高了會得罪宣妃,給低了又有看不起宜妃的嫌疑。不管是宣妃還是宜妃都不是能輕易得罪的。
云柔輕聲說道“應該不會,至少明面上不會。咱們一切都是依照規矩來的,只要不讓她們抓住錯處,就算她們心里惱恨又能如何”
宜妃又不傻,后宮其他人也不瞎,宜妃若是為難她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為的什么。那不是有損宜妃的形象,顯得她小氣
僖嬪一個沒忍住,張嘴道“云嬪娘娘當然不擔心,您身后可站著皇上呢。我們呵。”她也不像這樣,可就是忍不住。
云柔沒入宮之前她雖說也不受寵,看在她姓氏的份上,皇上偶爾也會去坐坐。自打云柔入宮,別說她,后宮有哪位被皇上召幸高份位的諸如貴妃等人還好說,皇上雖然不寵愛她們,平時得空也會一起用個膳,閑暇時過去走走。她們這幾個嬪倒了霉,算算日子竟然有一個多月沒見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