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跟宜妃的關系不錯,哪里真舍得罰她,她給身邊的嬤嬤遞了個眼神,那嬤嬤趕緊下去把宜妃扶起來。太后說道“她犯錯是她的事情與你何干,瞧瞧你這樣子,這還是我們爽利的宜妃娘娘”
說完這話她又對著德妃、榮妃擺擺手,“行了,哀家這里也不用你們伺候了,都下去吧。”
太后常年不管事,不代表她眼瞎,她還奇怪兩人怎么這個時候過來,卻原來是等著看宜妃熱鬧的。
因孝獻皇后的關系,太后并不喜歡柔弱美人,反而是像宜妃這樣爽朗大氣的更得她歡心。這事本也不是宜妃的錯,她自然不愿意宜妃被人看笑話。
德妃、榮妃起身告辭,走出慈寧宮大門德妃狀似無意,“宜妃姐姐還是一如既往的得寵,咱們啊,加在一起也比不了。你瞧未來五福晉犯下那么大錯,太后娘娘還不是輕輕放下,換做三福晉或四福晉”
她輕輕搖頭,故作嘆息,“咱們倆是沒這個命嘍。哎對了,我聽說扎哈里要回歸董鄂家,日后有了董鄂家做靠山,那”后面的話她并未多說,只表情有些意味深長。
榮妃被她說的變了臉,不過她并未順著德妃的話往下說,而是佯怒“德妃挑撥離間也要有個限度,你跟宜妃如何,本宮不參與,你也別拿本宮當傻子耍。”
能升到四妃,榮妃也不是一點腦子都沒有。很顯然德妃就是故意的,她想要自己去對付宜妃,坐收漁翁之利。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好事兒,先不說自己跟宜妃并無仇怨,宜妃那脾氣是好招惹的
沒準她還沒怎么宜妃,反倒惹了一身騷。
再說扎哈里,老三家的早就說過,改回董鄂姓可以,想要上董鄂家的族譜是不可能。就云宛這惹事的態度,他們也怕把董鄂家給連累了。
不行,她回頭還要再囑咐老三家的幾句,對云宛一家子可不能心軟。
榮妃匆匆走了,剩下德妃看著她的背影輕笑。
看得清又如何,身在局中并不是你一句不想惹事就能行的。
是,以榮妃的脾氣想讓她跟宜妃交惡有些困難,但五福晉呢就算是為了三阿哥她也必定會出力的。
德妃怎么也沒想到那件事她自認做的隱秘還是被宜妃看了出來。宜妃也夠狠,僅僅三個月就端掉了她兩伙人。其中一伙是她安插在郭絡羅家的,另一伙則是御膳房。
相比起郭絡羅家的探子,御膳房才是最讓她惱火的。
從宮女到宮妃,短短十幾年德妃早練就了一雙厲眼。皇上對云柔的不同她是第一個察覺的。加上她出自內務府包衣,在各宮都有眼線。當得知皇上兩年沒有碰后妃,她就意識到不妥。
是,她如今兒女成群,可誰會嫌兒子多,她是個女人也需要寵愛。以前皇上沒有愛人,她無所謂。人一旦有了真愛誰知道會做出什么事情來,想想先皇。
所以,她打算先下手為強。
只是她算錯了他塔喇氏,沒想到那女人運氣那么好,被她逃過了一劫。
那天的人都死光了,德妃并不知道具體情節,哪怕有傳言說云柔功夫極好,她也只以為是夸大事實。她認為那些人是被城門守衛擊敗的。
畢竟,誰也不會想到會有混入京城的刺客。
這只能說明她運氣不好。
早在動用這波人的時候,她就預料到最后會被郭絡羅家的人發現。事實上,在她動用這幫人時,隱藏在郭絡羅家的探子就等同于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