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故土難離,竺國人又不傻,本朝的富饒是眾所周知的,傻子才會去竺國。
甚至還有跟竺國公主征戰的一部分人,都向本朝提出了申請,看在他們為大宋的鐵路事業也算是添磚加瓦過,這邊還是同意了他們的申請,帶著全家人住進新房子里,之前打仗分到的金銀,他們就買了房子鋪子還有地,生活還是十分滋潤的。
不再像以前那樣,是最底層的牛馬,干的最多,收獲的卻是最少的。
在這邊還有將會是本朝最大的糖類加工廠,工匠們也在努力打造,可以做出更好的糖來的機器。
一般這邊加工出來的都是紅糖,制作出來以后,就會被打包分發送往全國各地,想要實現糖的自由,就要看他們的辛勤勞動了。
像龐昱姐姐的婚禮,就需要大量的糖,做成糖果,用紅色的糖紙包裝,分發給看熱鬧的百姓。
想想汴京城的人數便知道,皇帝大婚還有不湊熱鬧的
到時候禁軍的人都要出動了,不然容易發生踩踏事件,那多不吉利啊。
見識過這場婚禮的人都將會回憶,這皇后家的嫁妝簡直驚人,沒錯,每一個嫁妝的箱子,都足足要讓四個人一起抬。
東西其實也不多,也就一千來個箱子,除了出嫁那天的嫁妝留下了一些,其他都在婚禮前夕,派人抬去了皇宮。
從龐家到皇宮,足足繞了半座城。
換了別的城市,怕不是早就來強人打劫了,偏偏在汴京城這個地界,城內的安保做到了極致。
但凡敢露出一絲貪婪的眼神,都會被人發現,并且開始深挖絕對不放過一個壞人
光是嫁妝都搬了足足十天,每天都是一群壯漢抬著嫁妝,浩浩蕩蕩的前去皇宮,百姓們從一開始的震驚,到后來都看麻木了。
不過對龐家的巨富,也有了新的認識,換了以前說不定早被人扒是不是貪官了。
龐家什么官都有可能,但是絕不可能的就是貪官。
開玩笑,李蓁娘是本朝第一珠寶商人,賺的銀子早已經多到不行,平日里還捐出去修橋鋪路。
龐吉就靠他娘子養著,就算不做官都能舒舒服服的,為什么要收銀子
更別說逢年過節的,他兒子龐昱還會給他送孝敬他的銀子還有各種特產,他是吃飽了撐的才會去收別人的銀子。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兒婿是趙玨,只要他不瘋,絕對不敢伸手,他真伸了,那就等著他家兒婿來剁手吧
就這么搬嫁妝,都沒有他們家財富的十分之一的,倒是將庫房空出來一些,還有附近的宅子,終于有空閑了。
之前堆不下,周邊的宅院里,連客房都被塞的滿滿當當的。
要是跟龐昱和趙玨比的話,那這么點財富都不夠看的,畢竟他們兩個的生意做的大,已經是富可敵國的狀態。
只是兩人花的也快,隨便一個項目,那都是撥出去巨款,特別是很多都是不賺錢的行業,從海運起來后,兩人就更富裕了。
還得是努力花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