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在醫術上要求極嚴,當她練習到百扎百準,家里人才結束當“教材”的實驗,只改為每個月考驗一次。
多年的練習,早已深深的在樂韻心里鉻下了印子,就算爺爺過世后她讀高中時太忙,沒有經常練習,對捉脈扎針仍然熟稔無比,更何況后來得到空間,視力與感知神速提升,哪怕閉著眼,她也能準確的找到自己的脈。
“你牛”戴良鈺、吳怛、徐長天肅然起敬,小蘿莉家長輩不惜以身當實驗品,以那樣的方式來教導孩子,那種精神不僅是對自家孩子的貢獻教育精神,也是對醫學事業最無私的支持。
“不說了,咱們找食去。”三男生笑呵呵的岔開話題。
樂韻還沒去過學校的餐廳,欣欣然的同行去吃飯。
青大餐廳諸多,每個區都有餐廳和食堂,學生ic卡通用,只要有卡,不帶現金也能吃遍全校。
四人就近找到家快餐廳,點餐,體檢總共費了二個鐘,再加上路上的時間,已快一點。
這個點兒餐廳過了最高峰期,菜來的快,各人點一個菜,共四個菜一湯,平均二十塊一個人,aa制。
下午一營二營領軍訓服,發放服裝的地方在宿區學生服務樓,四人吃飽喝足,邊走邊參觀校園,一路溜跶回到舍區,只等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到多到集合時間,各營隊整好隊形,依次領軍訓服。
新生們的資料雖然早已到達青大,軍訓服也是經過新生身高統計訂制,但,大小總有點偏差,不一定完全合身,當發下軍訓服后大家試穿,不合適的同學之間可以互換。
三千多新生分兩批領服裝,每批大概有一千六百人左右,一個個的來那也是相當耗費時間的,一營先領,幾乎用了一個鐘才完成,然后是二營。
樂同學在二營一連,自然是最先領的一批人次,當一班同學排隊上前,頭一個就是樂小同學,而發放服裝的老師和學生會生活部成員以及志愿者們先是把小同學好一陣打量,再對衣服型號,找了一找,沒找著小號的,又勻出一個人去幫樂小同學尋找合適的號碼,其他先給其他同學發衣服。
等了很久,跑去找衣服的人返回,拿回一套小號碼軍訓服,樂小同學拿到衣服跑到一邊試穿一下,大小合適,長度么,呃,就不要妄想完全合符了,雖然略有點差池,好歹不用跟人調換。
領完衣服,李老師帶隊伍到一角向同學們通知明天的行程,第二天上午部分新生空腹抽血,體檢,部分參觀學校,因為他管的一班同學已體驗完,明天上午參觀學校,至于下午,全體新生進行綜合科目考試,晚上是英語分級測試。
李老師交待清楚明天在哪集合,讓學生們自由活動,拿到衣服的一干學生們頓作鳥獸散。
樂韻抱了衣服回狀元樓,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二話不說,放下背包先回空間,收了藥田里的菌子,藥材,和瓜,再風風火火的去洗軍訓服,把衣服洗干凈晾曬在陽臺上。
下午余下的時間自由活動,因為明晚要考英語,她也沒外出去學校溜跶,去臥室的寫字桌書架上找到晁哥哥給她的英語資料和筆記本,坐在小客廳,從空間里摸出八月炸和黑老虎的果子,邊吃邊看掃描英語資料。
新生的綜合科目和英語分級考試,直接關系著以后的選課,考試成績達到一定的要求,有些基礎課可以不重點修習,達不到要求,選了專業所需的必修課,還要必修許多基礎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