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從樹木里的一塊石頭底下冒出來,出水口很寬,春夏間水可能很旺,這個季節只有兩指粗細的一股清水,水流常年累月的沖刷地面,沖出一個小水潭,溢出潭的水沿著溪流沖出的路,鉆過草叢樹木,向遠處婉蜒遠去。
有水,有山洞,這個處于山峰絕壁上的小山凹,無疑是個絕佳的修煉場地。
小水潭里堆積一層落葉,水面清澈,四周的樹木不算濃密,能透進太陽光芒。
水潭邊也有人工平整過的痕跡,整出一塊小小的平地,能容人取水或洗衣服,水潭口外還放有一塊比較平的石頭,估計是捶衣服用的洗衣石板。
樂韻將水潭邊的雜草砍倒,搬出大缸,側放在小水潭出水口的一個位置,拿出水勺和刷子,勺水清洗石缸。
不停的刷洗,沖盡泥土,烏墨石缸的表面閃閃發光,它的內壁與外表面一樣的粗糙,估計打造石缸的石匠還是個學徒工,所以只打造出石缸的形狀,并沒有精心打磨,更沒有雕琢紋裝飾。
把石缸里里外外洗刷數遍,刷洗得不留半點塵垢,將缸搬回空間,放在藥田石基臺的一個角上,往里倒井水,倒了四十桶井水才把它裝滿。
樂韻繞著跟自己差不多的巨缸繞兩圈,仍然沒有分析出材料和年齡來,暫時也沒空在那個無足輕重的問題上死磕,跑出空間,高高興興的去找藥材。
{}無彈窗晴日的山嶺,山峰樹木葉片染上紅色或泛黃,層層浪涌,如火如金,煞是美麗。
鑲嵌在秋意渲染成淡金色的山峰間的小山凹,長年累月人跡罕至,寧靜而淡然,當突然傳出人類歡脫的叫聲,小小的地方到處響起唏喱嘩啦的聲響,鳥飛獸走,一片兵荒馬亂。
甬作者的樂小同學,并不知自己打擾了原始居民的安靜,兀自歡快的向奇珍異寶之地狂奔,一路披荊斬棘,在衣服被刺割破數道口子,經歷一番奔波,總算鉆出樹林,到達靈氣云朵之地。
那片靈氣在一個山洞旁,那里是山峰的壁體,兩側是山坡,覆蓋著茂密的植被,零星散布些樹,山洞所對前方十幾米遠是樹林。
山洞的位置不高,也不低,大約在山凹的半中腰,往遠處看,有樹林為遮擋,外面看不到山洞,因為山洞附近沒有高大的樹林,陽光充足。
那山洞只露出部分,不知有多高多寬。
排成線的蜜蜂,也是從山洞里飛進飛出。
樂韻看到露出部分洞口的山洞,興奮的想跳起來,古人最愛尋洞而居,或者把金銀財寶藏山洞里,這個地方這么隱秘,說不定是古代修道人士的洞府。
想到稀有寶貝,她樂得見眉不見眼,干勁十足的揮柴刀砍雜草藤蔓,砍呀砍,離洞口還有十幾米,愣了愣,砍倒的雜草間現出有規律的石塊,依山勢向上排列,按石塊步距算應是臺階路。
揮著柴刀的樂韻,瞅呀瞅,瞅幾眼,“咯”的笑出聲,揮刀揮得更賣力,一路砍草,砍出一條能容人通過的狹窄小道。
在她不懈努力之下,路通到山洞,山洞約三四米來高,七八個平方,呈不規則型,山洞口有人工平整出的小塊地方,建土墻,土墻已倒塌,殘留著石砌的墻基。
倒塌的土墻泥土散落成高低不平的土堆,隱約可見壓著樹皮和腐木,一角的一堆泥土堆上方上閃耀著濃郁的靈氣光。
山洞之內,一角堆著一只壇子,壇子表面涂了一層泥,泥面上又結出一層白霜晶體,看樣子已放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