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窩由一片片像扇子似的蜂窩組成,蜂蜜扇面布滿六角圓筒孔,或用來當儲蜜倉庫,或當育蜂的嬰兒房。
蜜蜂天生聰明,會把藏蜜的孔巢和育幼蜂的孔巢分開,普通的蜜與蜂王漿也是分開的,蜂王漿是蜂王和幼蜂初化蛹時的糧食,其他蜜蜂吃蜂蜜。
蜜蜂做巢,先做出第一扇蜂窩,再向左右兩邊排列,家業大了,再在橫向的地方做一些蜂巢,將中心圍攏起來。
其實,隔幾年取一次蜜,對蜂巢是有好處的,好幾年的蜂巢有可能長蟲子,一旦有蟲子破壞蜂巢,逼得蜜蜂不得不舍棄大好家園,另尋新的地方安家落戶,取蜜時割掉舊的蜂窩,也等于幫他們搞一次大掃除。
樂韻小心翼翼的切下橫向的一塊蜂窩,蜂蜜并不太多,放在臉盆里,再切第二塊,一連割下來五塊蜂窩才看見中心的蜂巢,蜂巢中心的蜂窩都是蜜,最頂端部分的蜂窩呈焦糖色。
蜂巢新做成時是乳白色,很嫩,年代久一些顏色像蜜,年代越久越顏色越深。
蜜蜂齊聚在頂尖部分,為樂韻割蜂窩一點方面,熏走一些蜜蜂,以手托住蜂窩,拿窄背西瓜刀切蜂窩根。
那蜂窩滿是蜜,太重,割到一半,它自己折斷,嚇得她忙忙扔掉刀,捧住蜂窩,小心的把蜜蜂全部撥到石壁上去,放下去,再次割另一截蜂窩。
她不怕蜜蜂蟄人,小時跟爺爺取蜂蜜,蜜蜂追著爺爺蟄,就是不蟄她,哪怕爬到她臉上身上,只要她不做捉拿或摁按它們的動作,蜜蜂就不會主動蟄她,用爺爺的話說她天生跟蜜蜂有親。
仗著天生跟蜜蜂親,每次上山找到蜜蜂窩,都是爺爺指導,她親自動手摘取,因而也將她培養成取蜜小能手。
當然,她也吃過很多的蜂蜜,自小弱,爺爺給她吃的藥大多數以蜂蜜為藥引,聽說幸虧有蜂蜜養命,才成功讓她度過剛出生不久的最危險的幾個月,長大后也常服蜂蜜,直到奶奶過世前,每年都會吃上一二個月奶奶找來給當養身品的蜂蜜。
如今,她健康無憂,爺爺奶奶卻已先后逝去,留給她的只有無盡的思念。
欲養而親不在,人生之悲痛,莫過如廝。
想起爺爺奶奶,樂韻心中惆悵,抿緊唇,默默的取蜜,爺爺奶奶已經作古,她能做的就是在有足夠能力、在能自保又能報仇的時候幫他們報仇,再延續樂家香火,將爺爺奶奶對她的言傳身教的教導傳承給下一代,下下代。
取蜂窩需要耐心,需要細心,即要割下蜂窩,又不能碰壞其他的蜂巢,盡量減少蜜蜂傷亡。
樂韻小心翼翼的割取下最中心的一塊蜂窩,再將趴在一塊蜂巢上的蜂王移到最邊沿的一塊蜂巢上去,于是,蜜蜂們一涌而去保護蜂王,群蜂從巢中心的幾塊蜂窩移走。
沒有密密麻麻的蜜蜂,行動起來方便多了,趁著蜜蜂們還沒散開,她以最快的速度割下十來塊蜂窩,將石壁上的粘臘物剔除,再把還留在取下蜂窩上的蜜蜂送回蜂巢,收工具,爬下架子。
被她取走十幾塊蜂窩,巨大的蜂巢去了一塊,總量大塊也就摘走三分之一略多一些,留下的蜂蜜量足,就算蜜蜂不干活,也夠吃上半年。
將驅蜂的小工具弄滅,在火堆四周用泥土圍圈烤衣服,樂韻自己趕緊回空間,榨取沒有多少蜜的蜂窩,用礦泉水瓶裝起來,將放桶里的蜂蜜蓋起來,然而再去藥田里轉悠一圈,坐下看書。
用幾個小時掃描完一本書,到十一點準時打坐,一點鐘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