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
猴精一邊推石球,一邊喊。
石球多年未動,凹槽雖然打磨的很光滑,年代太久,也被空氣所蝕,微微有點不平,移動得很慢。
隨著六人將石球向滑槽推,露出的洞口也越來越大,依稀見得點草木葉子,大家興奮起來,見到了樹枝草葉,說明出口距天坑底不遠。
這下,大家更有干勁兒,使出吃奶的力氣,嘿喲嘿喲的努力將石球推出圓弧槽到凹槽口,將推它向凹槽另一端。
當石球滾上凹槽,凹槽向另一邊斜傾,石球推起來輕松多了,與此同時,連接斜坡的斜形滑槽上端慢慢向下沉,那擋石球的擋板沒動,一只石球緩慢的向下沉。
猴精四眼黑鍋頭發現變化時驚得差點沒尖叫,如果那個石球下沉,從滑槽里滾出來,會重新堵住出口或者把他們砸成肉醬。
敖大師觀測一陣,安撫三人不要慌,機關應該是翹翹板原理,底下的石球往凹槽移去,上面的石球就會下沉,只有當擋出口的一顆石球全部移至凹槽,上面的石球才可能滾下來重新堵住洞口。
相對于猴精幾個的大驚小怪,燕行榮寵不驚,有臨危不懼的英雄本色。
大伙兒將石球移開到洞口露出三分之二的寬度,先讓石球靜止,保持住平衡,他們先偵察出口情況。
出口在距天坑底面約一米高的地方,天坑深七十幾米,底部寬六十幾米,從下往上看,真正的是坐井觀天。
冬季的北方,草木蕭索,天坑內的雜草枯老,落葉喬木光著枝條,敗草落葉積地,一片冷瑟。
當天天氣不太好,很陰暗,天坑內暗沉沉,風很大,寒風冷冽。
燕行最先去探看情況,被風吹得縮了縮脖子,打量一番即讓位給別人,敖大師等人輪流瞅,猴精和四眼黑鍋頭真正的重見天日,喜之不盡,被冷風吹得臉上涼冰冰的也是喜滋滋的。
瞅夠了,縮回頭,商量著誰走前誰走最后。
樂韻攬下斷后的工作,讓其他人先走。
敖大師猴精幾個拗不過她,接二連三的爬出洞口,跳天坑底,燕行爬出去,回身接小蘿莉的背包,然后退開兩步,等著她。
等人全部離開,樂韻計算好位置和力道,用力猛的一推石球,將它推得滾向凹槽的圓槽,自己靈敏的貓著腰,像老鼠似的鉆出洞,蹦跳著落在天坑里。
她推動的石球骨轆轆的滾動,落進凹槽圓形槽里,斜坡滑槽上端也向下一沉,那粒石球滑進滑槽內,上端位置又上復位,那石球沿著滑梯似的槽滾動,轆轆轱轱的滾下來,然后咔卟滾到盡頭,卡在圓形弧槽內將洞口牢牢堵住。
石球滾下來卡住洞口時,樂韻剛站穩轉身,燕行等人親眼見石球滾來,也驚得出了身冷汗,石球迅速好快速度慢的人,真的會被砸成肉末。
石球卡住洞口當兒撞得石壁震了震,發出嗡的一聲回音。
天坑內壁凸凹不平,有些地方內陷,有些地方形成一小片巖窩洞,有些地方外凸,隧道出口是一片凸的地方,石球卡在那里,跟外面的顏色相差不大,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沒人相信那里有條暗道。
猴精等人有種劫后余生之感,就地坐下感慨重見天日的喜悅,以及思考如何爬出天坑,報警求救援,到時怎么解釋會出現在天坑找朋友,呃,感覺遠水救不了近火。
燕行翻開背包掏啊掬,先拿出手機,信號相當差,先編輯好句子,等有信號就發送,他超有耐心,一連發送好幾條,顯示成功后,又舉著手機搜信號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