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紅包拿來。”
“給。”樂爸毫不遲疑的將紅包上交給管家婆。
“看在你識趣的份上,明天一天我盡量忍著不揭你的底,免得傷害到你的玻璃心。”周秋鳳抱著三塊板磚送去房間收藏。
樂爸憨憨的摸后腦勺,明天初一,不走親戚不拜年,家里也沒客,不給面子也沒事啦,求等有客的時候給面子。
老爸秒變妻管嚴的節奏,樂韻笑得臉抽筋,怕爆笑出來有損老爸偉大的慈父形像,出去搬桌幾和工具,準備包餃子。
擺好工具,以茶幾為板面揉面團子,搟面皮,包餃子。
周秋鳳收藏好紅包,回來和樂爸一起幫忙,他們負責包餡,上蒸鍋,夫妻兩個還抵不過姑娘搟面皮的速度,周秋鳳暗中臉紅,她以前是出名的快手,如今被自個的姑娘給比過去了,這就是長江后浪撲前浪,他們這些前浪被姑娘那后浪一推全趴在沙灘上。
樂爸表示很淡定,他早見識了小棉襖做活的手速,除了驕傲還是驕傲,那么優良的伢子是他姑娘啊,多有面子。
過年守歲要守過十二點,迎接新一天到來。
全國上下,城里鄉村,守歲的人們一邊看節目一邊等零點那刻,祖國處處火舞銀花,普天同慶。
當到十二點之末,無數人搬出煙花擺好,默數著倒計時,當時鐘轉過15年的最后一秒,舉國人民迎新春,滿天煙花,五彩繽紛,拼出耀眼的字符,代表著十四億華夏兒女們對新年的美好祈愿。
燕鳴還有個外孫陪,至少除夕也算是團圓了,而趙益雄家卻籠罩在陰云里,家傭們是按除夕風俗做好飯菜,趙老爺子和老太太、太太與趙小姐臉上不見笑容,草草的祭了祖先,便讓家傭們自己過節,他們老的小的坐在飯桌上相對無言。
趙立也不知一頓飯是什么吃的,完全沒吃出味道,只是填滿了肚子而已,當飯后坐下看新聞,看到電視里到處歡聲笑語,對比自家寂冷模樣,心頭苦悶難受,也不看節目了,冷著臉回房。
老爺子心情極差,趙老太太也不怎么好,想到兒子和小孫子還在看守所,也悶悶不樂的走了。
郭芙蓉一直戰戰兢兢的,等公公婆婆走了,她才敢喘氣,也不敢呆大廳,免得公婆說自己不擔心丈夫和兒子,和女兒各自回房。
趙家的除夕過得比以前的普通日子都不如。
趙家過得不開心,與別人無關,京城內外張燈結彩,各種節目如火如荼,全國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各民族載歌載舞,共賀年節。
大城市里有舞獅子等等活動,鄉下沒有那些,卻也有自己的傳統年味,家家戶戶都是五點左右就吃年夜飯。
梅子井村的村民每年的年飯都吃得很早,有些人家吃了年飯還能串個門兒,然后再回去守歲。
樂家也早早忙年飯,吃過午飯后就著手準備,該蒸的蒸,該燉的燉,紅燒的紅燒,做各種各樣的風俗菜。
樂爸和周秋鳳做傳統菜,樂韻專負責自己做海鮮,先做龍蝦、貝肉、魚膠,之后才做海參、螃蟹、魚翅,除了螃蟹,其他的都有份,晚上吃一份,有些打包密封起來,等明天后天或哪天吃時再開裝加熱一下就可以了,要不每次都要臨時做,太麻煩。
過年當天也要祭祖、祭諸神,還要接灶神下凡,樂爸周秋鳳做好傳統菜,擺上桌子祭神,接灶神,祭祖先,那一系列的步驟走下來,至少也要花半個鐘以上。
鄉下過年放鞭炮,祭神祭神都要放鞭炮,那聲音此起彼伏,遠近可聞,年味年意的氣氛也分外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