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韻嗆得張婧媽落荒而逃,并沒有乘勝追擊,就此偃旗息鼓,這是鳳嬸娘家,是她老爸的岳母家,是她弟弟的外婆家,不看尊面看佛面,看在周伯面子上也要給張婧媽點顏面,不能踩得太狠。
當然也是指對方識相,如果張婧母女不見棺材不掉淚,老跑來惹她,她也不介意讓她們母女嘗嘗什么叫不作不死。
樂清腿殘了后變得憨厚老實好欺負,然而他姑娘不是省油的燈,再加周秋鳳也不是軟柿子,周秋鳳還沒吱聲,吳嫂子在樂韻手里都沒討到好,也不敢再去嘰笑樂清和周秋鳳,只跟趙嫂子左拉西扯的談家常。
周春梅和張婧嘰嘰咕咕的嘰咕一陣,看自己爸爸去忙中午菜去了,膽子大了些,從鄰桌湊到奶奶身邊,好奇的問“樂韻,聽我姑說你師母送你一只幾十萬的玉鐲,是不是真的”
周秋鳳眼瞼微微下垂,她侄女總不忘坑她,如這般“聽我姑說”,如果樂樂跟她關系不好,哪天有什么話流傳出去,樂樂都當是她告密或背后陰人,幸好樂樂有顆水晶般的心,心透亮透亮的,不那么容易被蒙騙。
周奶奶心頭頓時不太爽快了,孫女什么意思
張婧也眼巴巴的等著聽答案,春梅過年那天遇見她跟她說樂韻有只幾十萬的手鐲,她可不怎么相信。
“有啊。”樂韻天真的點頭“我師母不僅送我翡翠手鐲當見面禮,還幫我買來好多好多的衣服,除了日常穿的衣服,還有去參加各種宴會的禮服,還有配飾,按價錢算,衣服錢加起超過十萬。我身上穿的這套就是我師母買的,好像是f國某個品牌的,全手工制。”
樂韻小時被鞭炮驚嚇過,對放煙花花炮那些玩意兒沒什么興趣,樂爸周秋鳳也就沒浪費那個錢,周春梅、周天明姐弟倆買了幾箱,不到兩分鐘就放光了。
迎春,也是拄香出行吉方位祈福,樂家兩大一小以及與肚子里還沒出世的一個,一家子拄香往吉方位祈福,回來去補眠。
新年第一天,家家戶戶早起,農村小小孩子們可以走家躥戶去拜年,城市里的孩子們就沒那份樂趣。
燕行過年在外公家,初一早上吃了早飯便去太姥姥家,燕鳴舍不得孩子,也仍然開開心心的送孩子去賀家向長輩們請安。
當燕行去了賀家,賈鈴才松口氣。
農村有句古話叫“初一兒初二郎”,初一是兒子們給父母們拜年,初二是女婿,因此,初一這天除了小孩子和兒子們給父母拜年,不去別人家躥門。
樂爸周秋鳳定在初二回娘家去拜年,初一哪也沒去,樂韻上午向晁家老爺子們和導師師母師哥們、學校的授課老師們一一打電話拜年,然后興沖沖的搬出工具包藥膳餃子,共包得一千多個,冷涼后用真空打包機包裝,一部分只用袋子密封起來。
轉眼到初二,因為要半上午才去周家,樂韻把自己包餃子用的東西搬上二樓,一般到初二后,村人也互相走動,家里有人來來往往,她做藥膳也不方便,將陣地轉移到二樓。
二樓一間做糧庫,其他三間當客房,廳堂與廚房都空著。
樂爸周秋鳳也贊成姑娘將樓上當她的私人場地,幫姑娘搬物品,搬柴火和燒柴的爐子上樓,將竹篩子、菜板、鍋等工具也一應放一份在二樓。
忙到半上午,收拾收拾,帶上拜年禮,一家老少們去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