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緬甸處于雨季期,經常下雨,14日清晨也不例外的下起雨來,淅淅瀝瀝的雨點令天空也變得有幾分朦朧。
樂韻起得很早,在當地時間五點起床,發現外面在下雨也不急于外出,打坐練功到七點多鐘離開酒店去吃早餐,回來時特意找酒店服務員們打聽了哪條街可以賭翡翠原石。
一場雨下到八點才慢慢的停了,雨初歇的空氣清新涼爽,遠遠的山頭水霧濛濛,熱帶地區的風情便于此呈露出一角,也有了神秘感。
雨后,做生意的商販們也逐漸出攤,帶著水漬的街上慢慢的熱鬧了起來。
等到天空亮爽了些,樂韻背上包,拖著一只行李箱,快快樂樂的去逛街。
她繞了老大一個彎跑來孟拱,自然對自己的計劃早有胸有成竹,按照從酒店服務員那里打探來的信息直沖賭石街道。
身為緬國曾經最大的玉市,孟拱或許沒有y南省邊境口岸城市那么繁榮昌盛,然而,翡翠原石之多絕對讓人拍案驚奇,翡翠到了華夏國的大城市是高大上的奢侈品,在孟拱,比在y南省邊境的待遇還要低,都是像大白菜一樣擺在街道兩邊。
除了翡翠原石、半加工的翡翠,還有紅玉、琥珀等,也有象、虎、豹等動物的牙或角、掌等,至于是真是假,跟賭石一樣全憑各人眼光。
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她早,別人也不晚,很多淘翡翠的商人都晃上街,還有些是純游客,抱著撿漏的心也晃上街湊熱鬧。
為搶生意,原本生活節奏慢的緬甸生意人也適者生存,響應一天之計在于晨的號召,有店面的很早開門營業,露天攤的商販因早晨的雨延遲出攤時間,等雨停后才陸續出攤,每當擺出物品,主人或鋪塊防水布坐著,又或站著,沒吃早餐的吃東西。
孟拱的玉市相當于是翡翠的第二手市場,第一手市場自然是出產翡翠原礦的場口,那也是最原始的第一手市場,不過,真正去場口的商人都是場主或者與場口經營者們是長期生意伙伴的大商人,一般來說并不是所有玉商都會去產地場口,畢竟翡翠場口都在偏遠的崇山峻嶺之間,外人去翡翠場口有相當大的風險值。
孟拱的規模還不及一個鎮大,大約等同于一個小鄉的鄉政府所在的地方,因為曾經是翡翠原石流出前的第一個城市,就算規模小,街上反而十分熱鬧。
街道十分簡樸,柏油路,居民建筑也是低矮的、有自家風格的民居,好在基礎設施一般,卻沒有辜負曾經的“玉市”之名,鋪面與攤上隨處可見翡翠原石,還有紅玉、琥珀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古人的話是有道理的,不到某個地方,永遠不知道那里的習俗與環境,沒到過y南省邊境城市的人肯定不相信翡翠珠寶滿地擺的景像是家常便飯,同理,不到翡翠產地附近城鎮,你永遠無法想像出翡翠原石的待遇,它們就那么零零散散的躺在紙布面上,乍一看,不熟悉的人以為它們就是河邊路邊的石頭。
露天攤是流動的,賣翡翠原石的有些是礦工自己挖來的,有些是倒騰原石的,有些受雇幫人出售的,攤位之間有時也會雜摻著賣水果的、賣小飾品的,賣菜的等等,比起單一的賣石頭街也更有生活趣味。
拖著行李箱上街的樂韻,興沖沖的沖到翡翠原石最多的一條雜貨街,先在遠處粗觀全街再走近細看,挨攤兒的尋寶撿漏。
地方小,街也不長,大概就一百多米,然后轉彎,分岔,再分出許多小街巷子,但凡比較大的街巷都能擺攤賣買,沒有滿街轉的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