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間并不是多的沒地方花,樂同學也沒空親臨場口去看產地場口具體是什么樣子的,雨季不挖礦,場口也有軍隊看守,防止人偷盜。
雇主去各處轉,司機也樂得賺錢,載著雇主從這里到那里,著名的場口一般一天,有些場口只停留大半天,當離開帕崗又走訪完第四個場口,也到了6月19日。
20日,樂同學拋下老場區,直奔小場區,途中經過新場區,去兩個場口兜了一圈。
小場區,也叫南場區,遠離老場區,占地面積相當于后江場區三倍大,但場口并不是很多。
小場區在老場區之南,中間隔著很遠的距離,離開老場區,沿路出山,再到公路上才能轉向去小場區。
面包車車從老場區走出,在一個城市住了一晚,樂小同學21號早上才出發小場區,在中午前趕到小場區。
小場區的翡翠礦屬原生礦床,是緬甸翡翠礦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阿土司機載著雇主,去著名的南奇場口,逛半天,第二天去一個最有名氣的叫“莫六”場口。
翌日,也即是15日,當太陽初升時,帕崗的街上熱了起來,那些上午上攤,中午后收攤的個商營業,賣翡翠原石的礦工上街擺攤,賣水果的,賣菜的,集鎮上也真正的像個城市。
緬國是熱帶雨林國家,雨季旱季分明,每年雨季時期,因雨水太多,容易滑坡或發生泥石流,挖翡翠太危險,翡翠產地也停工休整,唯有部分安全性極高的小場口偶爾開工。
雨季不能挖翡翠礦,以挖礦為生的礦工族們便閑了下來,有些人會找其他活計謀生活,有些種植作物,有些人無所事事。
帕崗的街上也有很多謀生活的礦工,找不著事做會聚集在街頭街尾打牌小賭,到街上走一圈,處處可見穿著籠基和人字拖的男男女女。
昨天有些商店因到傍晚歇業,樂韻沒有跑遍,早飯后又去逛街淘料,遇上不是頂級料、價錢便宜的也入手。
晃蕩了一個多鐘,又下起來雨來,集鎮街道上的人都淡定的不能再淡定,擺攤的、在街上逛的都有準備,有些打傘,有些披雨布,有些無事晃蕩的人站別人屋檐或大傘下避雨。
站在一家店外大傘下避避雨,樂韻順便聽別人聊天,等陣雨過后繼續逛街,逛到快中午時收工,將淘來的翡翠石頭搬回面包車上。
中午吃飯前,阿土司機受雇主所托跑去請來一個本地礦工當線人帶路去淘料子,他非常樂意幫雇主跑腿,幫找個帶路的人能得一百辛苦費。
礦工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傳播消息也很快,哪家礦工挖到塊好料,哪家存有石頭,礦友們差不多都有所聞,有個別老礦工比礦場主或玉商們更內行,懂從看翡翠原石的殼皮定品質好壞。
阿土司機請來的礦工四十多歲,不到五十,那個年齡段正合適,經驗足,又會玩手機,信息流通快。
受雇傭的礦工和雇主一起吃飯,下午便盡職盡責的帶雇主去礦工住區晃蕩,阿土司機機靈的幫雇主拖著行李拖車跟去長見識。
中年礦工推薦的賣主手里都有貨,有些是塊,有些存有十來塊,有兩個是做原石收購和批發從而賺差價的小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