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圓凳,以古怪的眼神瞅瞅東閣里的家具,笑咪咪的問“辛少,你們家前輩確定這是黃楊木”
“難道不是”姒賢反問一句,他家長輩們的手札里記載的是黃楊木,雖然它確實與黃楊木很不一樣,前輩們認為是因為浸泡水太久,又有要變化石的跡像,所以它格外沉。
“是,也不是。”樂韻又坐回圓凳上。
“怎么說”小美女懂得多,有問題必須向她求教,要不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我所知的資料里這種樹是很久以前已絕跡的一種奇木,古醫學上叫千斤木或者黃金木,它的繁衍能力極差,耐寒不耐熱,只適合長在昆侖那種地方,數千年以前就絕跡了,目前只看昆侖的神秘之地有沒有保存種子。
這種樹長得極為緩慢,千年才能長到一尺的腰圍,成木縱橫一尺重千斤,長到萬年才算成材,肉呈金色,不腐不壞,可以說是黃金楊的遠古鼻祖,黃楊木是這個樹的后代變種之一。按這個圓椅的色澤和年齡花紋看它還沒有完全成材,大概只有七八千年左右的樹齡,所以泡水里或者埋在泥土里會遭腐蝕。”
“不腐不壞,那么神奇豈不是代表著沒有克制它的對手,那不得逆天。”姒賢驚訝的摸桌,因桌椅有冰沁感,所以家主們一般在夏季搬出來使用。
“萬物相生相克,哪可能沒有克星,千斤木成樹后不腐不壞,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它怕火,遇上明火就會燒成渣渣,因為它本身有樹油,遇火等同于火上澆油,燒木頭像紙張著火似的,如果置于熊熊火苗中基本不要指望有搶救的機會。桌子我也看了,我回院去小睡一覺。”
有故事的桌子也看了,該回去啦,樂韻伸個小懶腰,擰著包包閃人。
小美女一次性給九位長輩們針灸,工作量巨大,辛五少也體諒她的不易,不請她去逛臺門大院,送她回東院去休息。
小姑娘心心念念的記著姒家的那套黃楊木桌椅,做完針灸不舍得休息就想去看古懂,姒家眾老人也是哭笑不得,姒家主也不攔“阿賢,你陪小姑娘去看稀奇。”
小姑娘不愿留下喝茶,想必是因為姒家在場的老人們居多,她沒有同齡人,會覺得沒趣,而且還幾個老人扒得只穿內褲,正堂這里也不太適合招待小客人,小姑娘對家里的桌椅好奇,不如順她的意,讓阿賢陪小家伙開開心心的去玩耍。
姒家眾人也覺強留小姑娘在正堂喝茶不太妥,畢竟家里有幾位還像排蒜子似的躺地上,還有他們針灸時流出的汗味兒,在這地方待客委實不禮貌。
有長輩許可,姒賢欣欣然的應了,快步走到小美女身邊,陪同小美女去第五進院看家里收藏的老古懂桌椅。
辛三和三位青年也默聲不響的跟在五少身后,他們不是為保護,只為傳話,如果小姑娘在逛姒家時相中什么喜歡的物件,他們也能分出人手走開給家中族老們傳個話兒。
小姑娘一連給九人針灸,中間歇歇停停,統共用時長達三個多小時,外面的太陽快落山,斜陽晚照,余暉悠悠。
姒賢身為東道主,陪小客人出第七進院,又穿過第六進院到第五進院,帶小姑娘去上房東邊正堂旁的暖閣。
姒家的臺門前三院上房正中一間是貫通的,后大門與后一個院落相通,第四院開始上房正堂后方不與正堂門貫通,從耳房側面有回廊小巷與后一進院落相通,也保證了私人起居宅院的私密性。
姒家第五進院正堂正中是張羅漢床,兩側桌幾配寶座,東側一間做暖閣,是姒家主在冬季處理族務的地方,一個大間用屏風間分為內外兩間,內間可供休息,外間就是理事處,靠東的一面有羅漢床,前方還有翹頭書案,挨墻的地方與與內間相隔的地方有古懂頂件箱,可以收納也有多寶格功能的百寶架。
暖閣中間還有一套漂亮的束腰圓桌配四凳的五件套,束腰刻花圓凳精致,桌子比標準的圓桌略小一點,是用整木雕刻而成,精工打造,蓮花云紋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