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韻學當地人的樣子,也不管地面是泥還是灰,席地而坐,拿出自己購買的英語與阿姆哈拉語對照書來請教,以記住每個文字的發音,她的學習能力杠杠的,教一遍即全部記住,學習半個鐘,學會用阿姆哈拉語問價錢,吃飯喝水住宿走路車輛等最簡單的句子
她學得歡樂,母子仨教得開心,旁邊小攤主也偶爾會湊熱鬧教導幾句,有些人家的小孩子也沒事湊近圍坐在一起,嘰喱嘩啦像麻雀開會,特別熱鬧,以至又吸引得游客跑來拍照,然后又吸引來一個在當地教學的歐洲德國的男士,男士懂阿姆哈拉語,大約是覺得小孩子教得不是太專業,熱心的當免費老師。
學了兩個小時的語言,樂韻立馬現學現用,在婦女攤位上挑幾樣物品,在隔壁賣咖啡豆的攤買幾斤咖啡豆,操著阿姆哈拉語跟她們講價,講了十幾分鐘,買賣談成,她笑得不成,攤主們也羞澀的笑。
德國先生連連豎大拇指,等女孩子付了錢,他熱心的陪女孩逛街,教她埃塞的官方語言,除了買東西砍價之外,交流時大多在談d國的啤酒節,f國的紅葡萄酒和松露。
不得不說,德國先生也是吃貨,因此,樂韻跟他談得很投機,沿著街從這頭逛到另一頭,差不多沒啥可淘的,為了感謝德國先生,邀請他去咖啡店喝咖啡,又攀談了一個多鐘,分道揚鑣。
與萍水相逢的德國先生分開,樂韻再去逛街,專逛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店,買各種各樣的陶壺,陶罐子,陶制咖啡杯,在一間特色品店購了四只手工制作的駝物的駱駝,駱駝在搬運東西,背上背著箱子、地氈等等的家當,還掛滿很可愛的小壇子、罐子和當籃子用的小物件。
東西太多,行李袋裝不下,再去買一個袋子專裝駱駝工藝品,離得遠一些,到安全的角落轉移些東西進空間,留下一部分拖著繼續逛,逛到中午,先去找地方吃飯,吃飽再跑去一家賣摩托車的店購買摩托車,買的是華夏品牌力帆摩托車,還是掛了牌子的。
摩托車,頭盔,汽油,配全套,花去好幾百美金。
支援了自己國家品牌車的樂小同學,并不心疼錢,將行李袋綁后座,再去購買飲用水和必備品,逛一圈,購齊物品,騎著摩托車朝自己的目標地出發。
沿公路出市區,最初并不是去達納吉爾和活火山的路,而是先有一段路是去靠近與厄國交界的邊境城市的路,所以不管開著啥車走在路上,誰也不知是去哪,摩托車更不好判斷是旅行者還是本地人。
樂韻就是鉆了個小小的空子,騎著摩托車屁股一溜煙兒的在路上跑,跑了段路,轉入去達納吉爾凹地的公路,待行近距離有埃塞衛兵們把守著的去火山凹地必經的小村,在安全的地方停,將車扔空間,自己徒步繞路繞開小村。
埃塞政府兵守衛的地方是一條路的必須地,小村處于高原山之間的平原,要繞路就得繞過高原的山嶺,很遠很遠。
身為一個不是在山里跑就是在想著往山里鉆的中醫傳人,樂小同學是不怕山高路遠坑深的,戴上口罩,輕裝上車,從平原的山嶺一側登山,翻山越嶺的爬山,順便采挖點植物,遇到極度缺水的植物給它們澆點水。
當然啦,澆的是從水缺里換出來的水,空間井水因為超量使用,回復速度很慢,要節省水源,從水缸里換出來的水雖然營養成份所剩無幾,對于埃塞的北方久旱少雨的土地來說同樣是滴雨貴如油。
實際上,樂小同學沒爬多遠,暮色便降臨,她到完全看不見地面的時分才回空間,先整理自己在城市新購回來的物品再去打理藥植,給幾個花圃澆水,那幾個新現面的花圃也不知多少年沒有見到水,一連澆了幾天的井水,泥土仍然干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