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于位,讓于虞舜,作堯典。”
轉眼間,韓長安離開李家坳已有三日。
李承宗感慨于親妹的文采,自不能坐視韓長安繼續這么“少讀詩書”下去。于是,便在這一路上自發承擔起了教韓長安啟蒙讀書的任務。簡單問過韓長安的學習進度后,李承宗便決定自書開始教起。
哪知,這長安什么都好,唯獨一聽這“之乎者也”就眼皮打架哈欠連天。李承宗這私人課堂開課還沒半個時辰,韓長安的腦袋已在窗框上磕了三下。
“砰”
眼見韓長安的腦袋又砸到了第四下,李承宗終于住口,沉默地看著他。
感受到來自家長的殺氣,韓長安用力撐開眼皮,猛拍馬屁“舅舅竟連文字古樸艱澀的書也能倒背如流,外甥當真佩服佩服地五體投地啊”
李承宗自幼就是個學霸,自然看不慣韓長安這種明知基礎不牢還不肯笨鳥先飛的學渣,不禁沉著臉訓斥“你娘生前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經學百家樣樣精通,你這當兒子的”
“我娘生前只愿我這當兒子的平安健康,所以才給我取名長安。”韓長安不假思索地回道,“已過午時,舅舅,我該去練騎馬了。”
說完,他給李承宗揖了揖,便快快樂樂地跳下了馬車。
“哎長安等等”
眼見韓長安飛快地躍上馬背,揚鞭策馬而去。李承宗不禁幽怨地瞥了駕車的六叔一眼“六叔何苦教他騎馬如今就跟放養的鳥兒似的,是抓也抓不住了”
六叔聞言卻只放聲大笑“大郎又何苦吹毛求疵長安還不夠好嗎每日勿須長輩催促就能早早起床習武練箭,連凈面的清水和早膳都準時送到你的床前。夫復何求啊”
李承宗仍不展顏,拉著臉嘮叨“我知他天賦,可他的心思就不在功課上他年紀還小,如此荒廢光陰,將來必定是要后悔的。”
六叔對李承宗的這番話頗有些不以為然,只有口無心地勸著“那也不急在這一日兩日嘛”
遠處,韓長安在飛馳的馬背上無師自通地開弓引箭。
嘣
只聽弓弦輕響,一只鴻雁應聲而落。
“漂亮”六叔急忙鼓掌,興奮叫著。“將軍有后將軍有后”
李承宗見狀,臉卻拉地更長了。
恰在此時,一直坐在六叔身側的貍奴忽然開口問道“李先生,光宅天下,何解”
聽到這一聲問,李承宗不由吃了一驚,忙問道“貍奴,你聽到我方才念的虞書了”
貍奴點點頭,不安地發問“我是不是不該聽”
“怎么會不該聽呢圣人有云,有教無類”李承宗高興地道。“原以為你年幼,還不急著開蒙。但既然你有心,明日起就跟長安一起學”
貍奴也知自己現在被人白養著,地位等同于奴仆小廝。主人家愿意親自給他啟蒙,是發了天大的善心。他似模似樣地抱拳作揖。“謝李先生”
“謝什么”李承宗無所謂地擺擺手,興致勃勃地開始給貍奴上課。“這光宅天下的意思,是說帝堯道德的光芒照耀著整個天下,天下人皆沐浴著他的恩德。”
貍奴面露不解。“既然天下人都沐浴著帝堯的恩德,帝堯又為何要讓位于舜呢他不是做的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