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衛,可不同與一般的士兵、親兵,他們都是自軍隊里萬里挑一挑出來的百戰之士,無論是個人武勇還是對主將的忠心都難以動搖。而在成為主將的親衛之后,他們更將同吃同住、同進同出、同操同戰,彼此之間的默契配合渾然如一人。
這樣的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都非一般軍隊可比,以數百親衛抵擋百萬大軍絕非神話。可以說在如今的冷兵器時代,一個優秀的主將所精心培養出來的親衛或許稱不上是核武器,但卻一定是主將的殺手锏、保命符。
比如李鐵年輕時,就曾有過率親衛一百追擊東燕大軍三百里,最終斬將奪旗,凱旋而歸的經歷。此役中,一百親衛僅僅重傷十余人、戰死三人。李鐵也正是因為這一場勝利,進封忠武將軍。
然而,在建興三十五年的大戰中,李鐵與李涼二人卻中了東燕大軍的埋伏,被困在了一片斷絕水源和草料的絕地。李鐵、李涼二人率軍與東燕苦戰三天三夜,人困馬乏,彈盡糧絕,才最終突圍而出。
這一戰,大陳將士死傷慘重,李鐵的親衛護著李鐵擔當前驅突圍,二百人的親衛最終只活下來不足六十人。班師的路上,李鐵重傷憂憤而死,五十多個親衛也陸陸續續死了二十多,只剩下三十來人回到大陳。這三十多人中,有將近一半的人還有自理能力,剩下的另一半各個都成了需要人照顧的殘廢。
李雍問過他們的意見后,想走的,將朝廷給李鐵的賞賜分出一半給他們帶走;想留的,剩下的那一半賞賜從此就是他們在李家的生活費。多年過去,留下的那些老家伙又有不少病死,如今只剩下了包括六叔在內的十三人。
而六叔之所以能陪著李承宗往晉陽一行,實在是他是這群幸存的親衛中難得的囫圇人了。
至于李家老二李涼為救父親自率軍斷后,最終戰死在亂陣之中。他的一百親衛最后只活下來三人被東燕俘虜,直至建興三十七年大陳與東燕議和,這三人才被朝廷交換了回來。
這三人回來前已在東燕受盡折磨,幾乎不成人形。回來后,李雍請了最好的大夫用了最好的藥材進行搶救,可最終這三人也只僅僅保住了兩人。一個叫李順,今年才五十多,卻已是滿頭白發,雙腿齊斷。
還一個叫李野,他是李涼的親衛中年紀最小武藝最高的一個,建興三十五年的那一戰他才只有十六歲。出征時,白馬銀槍,颯沓風流,所向披靡。回來后卻渾渾噩噩,整日買醉,如同死狗。
李長安把眉一挑,問道“這是為何可是傷太重了,日夜受那苦痛折磨”
六叔搖搖頭,黯然道“李野那時在軍中與人放對,從無敗績,就連你爺爺也曾被他挑下馬。你曾爺爺和你爺爺愛他愛地要命,簡直將他當親兒子、親兄弟一般看待。他性格又大氣又熱情,軍中的小子們各個都服他。突圍那夜,他被亂軍撞下馬,不知有多少軍士撲在他身上為他赴死。他后來是被東燕的人從死人堆里給拽出來的,手腳都全乎,就是那兒不行了”
“哪”李長安順著六叔的目光將視線移到自己的下半身,悟了。
過了一會,他才略夾著腿不可置信地低聲喃喃“原來騎兵也會傷到那兒么”
六叔苦笑著搖頭,恨聲道“東燕無恥將我大陳的將士俘虜后日日逼迫他們與東燕的士兵放對廝殺。東燕的人各個盔甲齊全,手持利刃;咱們的人卻連吃都吃不飽,不知被他們殺了多少。李野俠義,看不過眼,每次都主動要求他來上陣迎敵。一次十圍一,他肚子上挨了一刀”
“沒了”李長安吸著氣驚問。
“痿了。”六叔嘆著氣,無奈。“回來后,明公也找名醫給瞧過,就連御醫也看來過。都說沒事,但就是怎么都不行了。”
哦那就是心理問題,說不準還有救。李長安這才松了口氣。
“咱們這些老家伙,死的死、殘的殘、病的病,能動彈的都在這了。”六叔指著演武場邊上的幾間平房最后言道。“剩下那些不能動的,都在屋里躺著呢。長安要不要去見見”
李長安沉思片刻,點點頭又搖搖頭。“見是一定要見的,但不是現在。長安初歸李家,百無一用。六叔等諸位叔伯卻都是李家的功臣,若是見了面要長安以小主人自居,長安委實無地自容。不如等長安在此處練上一段時日,教諸位叔伯知曉長安向武之心。倘若叔伯們瞧得上長安,覺得長安還堪造就,長安再來拜師”
六叔與他身邊的幾個老家伙交換了一個眼神,心里默默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