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臨云卻沉下臉來,冷冷地撥開了李長安的手。“天色已晚,李二郎,我就不留你了。”
李長安卻并未察覺長孫臨云的態度變化,反而起身往窗外張望。
“臥槽天都快亮了,是該回去了。若是讓爺爺發現了,又該禁我的足了。”他低聲自語了兩句,又轉身將一直揣在懷里的那本圖冊遞給長孫臨云。“送你的,留個念想吧。”
長孫臨云聽到李長安提起“禁足”二字,立時便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態度便又軟了下來。“是什么”
李長安摁住長孫臨云試圖翻書的手掌,神秘道“好東西,等我走了你再看。”
說完,他也不要長孫臨云起身相送,又自來時的那扇窗戶翻了出去。
送走了李長安,長孫臨云即刻翻開了那本圖冊。就在圖冊的第一頁,清楚寫著四個大字“柔術精要”。他臉上一熱又在心底暗罵了一聲,這才定了定神逐頁翻看。
眾所周知,柔術的戰斗策略基本都是以不同的招式將對手拖向地面,然后巧妙利用各種關節技和絞殺技將對手制服。所以,柔術招式中有大量鎖、拿、纏、捆的技巧。而這種技巧,在純粹的古人長孫臨云看來,顯然是不堪入目、有辱斯文
是以,長孫臨云只看了一會就將那圖冊往案上狠狠一摔,獰聲道“李秀寧”
與此同時,正策馬走在回家路上的李長安也是樂不可支。
這柔術臨戰時的好處長孫臨云應該比誰都清楚,但招式的確是太過辣眼睛。所以,長孫臨云、長孫公子,你到底是學呢,還是學呢或是學呢
又過得七八日,李家上下終于打包好行李,安頓好仆從,告別了親友團,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早晨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京城。
出發的時間,李雍特意選了一個當天需要早朝的日子,是以當李家上下默默地趕出金陵城的時候,城外并無人相送。
除了,長孫臨云。
見到李家的馬車,長孫臨云即刻策馬上前。他向李家的三位長輩行過禮,又將三支新鮮的柳枝一一分送給李家三兄弟。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李夢得端正衣冠,鄭重作揖。“謝七郎”
李探微則手捧柳枝感動地熱淚盈眶。“七郎,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的”
“山高水長,各自珍重。”李長安卻只望著長孫臨云微微一笑。
長孫臨云沉默地點點頭,頭也不回地策馬飛馳而去。在那金陵城門高大的陰影下,白衣白馬發帶飄飄的長孫臨云便猶如一道絕艷的白虹直貫而入,卻終究湮滅于森森高墻之內。
望著一臉依依不舍的李探微,老父親李承宗不由撫須感慨“三郎也終于開始交朋友了”
“好了,別看了,人都走遠了,看不見啦”李長安則一臉好笑地搭住泫然欲泣的李探微。
“長安,你都不難過的么”李探微哽咽發問,顯然情緒還沒轉回來。
“難過啊”
“你騙人,你看你還笑嘻嘻的”
李長安扳著李探微的肩頭,讓他轉向望著迎面直射而來的萬丈金光,昂揚道“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