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漢疑惑地瞪了李長安半晌,見他神色堅定,也只好悻悻搖頭。“罷了你打小就有主意,三爺爺管不了你”
“謝三爺爺”李長安聞言,亦笑嘻嘻地給李老漢拱了拱手。
李老漢無奈搖頭,終于提出了他這次來的目的。“長安,明日你就要走了。走之前,先抽空給莊戶們訓個話吧。”
“訓話”李長安滿臉不解地看著李老漢,“有這個必要么”
對莊戶而言,他們都是沒了土地走投無路,這才不得不拱手讓出大半財產權和小半人身權,投身莊戶混口飯吃。在沒有回饋給他們實際的利益之前,他們只會憑借過往經驗對他們的主人充滿了畏懼和戒備。想要以一段慷慨激昂的發言就王霸之氣覆蓋全場,從此讓聽眾們心悅誠服忠貞不二那的確是只會在小說中發生的情節。
但李老漢顯然有他自己的道理。“長安,你將莊子上的活安排地那么細,莊戶們從早到晚都不得閑,他們心里不安哪”
明白了工作量劇增還都是以前沒見過的新活。最要命的是主人家還有各種說不明白到底為啥的新規矩。苦點、累點、煩點都不怕,就怕莊主瞎折騰,最后一場空
“那行,現在就去吧。”李長安點點頭,很快來到了農田前的大片空地上。
這個時候,莊戶們多半都在田里忙活。有李老漢一聲招呼,他們很快就來到了李長安的跟前,一個個或好奇或畏縮地望著他。
見到這上百麻桿也似的莊戶陸續來齊,李長安跳上了一處土墩,高聲道“我就是你們的莊主,李長安。我爺爺,以前是尚書,比宰相就差了一步;我伯父是晉陽縣令,你們的父母官。你們這些人,咱們以前沒相處過,見我年紀小安排農活還出那么多新花樣,心里不安,我都能理解。但是,一個莊子有一個莊子的規矩你們心里不安,我可以體諒;可若是干活馬虎,不照我定的規矩辦發現第一回,罰餓三頓飯;發現第二回,罰沒一個月的口糧;發現第三回,只能請你們走人。都聽明白了嗎”
眾莊戶只當李長安是故意用各種規矩為難壓榨他們,各個面露驚恐和憤恨,許久才三三兩兩地應了聲“聽明白了。”
“在我李家的莊子上干活,規矩多、罰地重,這是壞處。接下來,咱們再來說說好處。”李長安伸手一指他背后的大片平房,“這處房子是新起的,以后就是你們的公共食堂。今年,一天三頓飯,全家都可以上這來吃,不要錢,白給,吃飽為止。明年起,我會適當收費,當然,只收成本價。你們現在聽不懂什么叫成本價沒關系,以后就會明白了。
“接下來,無論你們在別的莊子要交多少糧食,我這統一四六分賬,我六你四。專門負責養豬喂雞的,也跟種地的拿一樣的口糧。最后,每年年底,我們莊子上會進行評比,誰家打的糧食最多、養豬喂雞干地最好,多發一個月的口糧。
“冬天的時候,我會安排人送碳過來,順便幫你們盤炕,從今往后,你們就可以過一個暖和的冬天了。明年開春,我也會安排夫子來給莊上的孩子上課,教他們讀書識字。無論是盤炕還是孩子讀書,都不要錢。暫時就是這些,以后的福利待遇會根據實際情況再增加。好了,話就說到這,都去干活吧”
李長安將要立的規矩和該給的利益都說完,便自顧自地跳下土墩帶著李大木和李立春走了。
李老漢在他身后為他掃尾,不斷向又是興奮又是疑惑的莊戶們反復承諾并威脅“莊主說的話全是真的今天晚上就開飯,每三天就能見一頓油腥,大伙都來租子不要七成也不要八成,莊主說六成就是六成他的規矩誰要敢陽奉陰違,就自個掂量著辦”
與此同時,李立春也在好奇地追問李長安。“長安,他們不聽話壞了你的規矩,你真會趕他們走嗎”
“我聽三爺爺說,他們都秦地那邊過來的,去年遭了災。”李大木的語氣也很黯然。農民靠天吃飯,倘若遭災的是他們,也未必挺地過來。
“慈不掌兵”李長安的回答卻是斬釘截鐵,“早早定下規矩讓大伙令行禁止,總比真出了事再來殺人立威的強。對了,明年你們也來念書,若是念不好,以后就別再提跟著我的話了。”
這下,李大木和李立春再無心擔憂那些可憐的莊戶,而是真情實感地為自己擔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