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點瓜種豆,為了引張家和鐘家入甕,這一年,李家名下的一半土地都將種植大豆。李雍和李長安到來的時候,莊戶們都在忙著播種。
為此,李雍始終憂心忡忡。
爺爺有煩憂,李長安就有義務為其解開煩憂。
此時,他正與李雍二人一邊走在田壟旁,一邊小聲匯報工作。“黑瓷已正式定型,孫兒打算在我李家的店鋪里售賣。孫兒有把握,等這黑瓷上市,就能令太原郡各世家將家中的瓷器器皿全都換一套。并且,為了這黑瓷窯,孫兒還找寧朔將軍又要了五百人。”
當然,這五百人不是找來燒瓷的,而是利用這五百人將更多的李家仆役騰出來去從事更重要的工作。
這些已然定型的黑瓷用具李雍早已率先享用,與原本的青瓷相比,不但造型更加精美、釉色更為明亮,瓷器的份量也更輕、保溫隔熱的效果也更好。是以,李雍已經先于太原各世族一步將自用的青瓷器皿全都換成了黑瓷。
他既十分喜歡黑瓷,自然對黑瓷的市場前景很有信心,當下點點頭,直白問道“可獲幾成利”
可憐李雍一生都在禮部打轉,幾乎沒怎么接觸過銀錢俗務,從來都是個清貴至極的官。哪知,世事無常,等他退了休,竟日日操心起那阿堵物來。
李長安卻實在知道他的心意,當下輕輕一笑,小聲道“可將我李家這一年少種的糧食全都買回來,且綽綽有余”
李雍果然松了口氣,亦小聲道“今日張啟前來,應是尋鐘機助力。”
“孫兒亦料如此。”李長安隨口附和,“晉陽和太原市面上的大豆已經被孫兒掃空,張家要收大豆,必得去旁的縣。孫兒也已派人跟去,總之,張家去哪,我去哪,必得將大豆的價格炒高。張家投的錢越多,越舍不得輕易罷手。”
雖然早知李長安的計劃,也正眼睜睜地看著張家一步步地按李長安的劇本走。可此時此刻,當農戶們種下大豆、落子無悔,李雍仍是忍不住再度追問“可有把握”
農業文明,每一次秋收就是一場大考。錯一次,或許就是無數的人命李雍不怕顏面掃地,不怕從此向鐘遜低頭恭恭敬敬叫一聲“舅公”,他只怕會連累了他的莊戶和更多無辜的百姓
李長安長吸一口氣,沉靜道“人事已盡,剩下的,時間將會給我們最好的回答”
他孤身一人穿越至此,見蒼生苦痛,欲盡綿薄之力。奈何沒有系統、沒有隨身空間、沒有第四天災;沒有仙法、沒有黑科技,也沒有大德魯伊。除了一人一雙手,什么都沒有。
胼手砥足、篳路藍縷,與天爭命。
然而,巍巍華夏,五千年滄桑,不是一向如此嗎
可就算是一向如此,不也一樣過來了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