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范小三出門在外,有馬車有護衛,太原、河東、秦地的商戶們見了他,哪一個不得恭恭敬敬地叫一聲“范老板”
范小三很明白,他有今日之風光,全因李長安。所以,別說是讓女兒換上男裝去鋪子里實習,哪怕是換上女裝去給李長安當通房丫鬟
看看樣貌平庸粗手大腳的閨女,再看看英氣與秀氣并重、無論是穿戎裝還是穿女裝都絕不違和的李長安,范小三不由在心底沉沉一嘆這種美事就別想了
李長安卻是很意外范小三的好說話,正色為范大丫道了聲謝才提起了此行的正事。
“十家店鋪,預定的貨物總量是多少”
從前年開始,李長安在豆制品店內批量預定發貨服務,大批量購買豆制品的客人們只需提前支付三成定金,各地豆制品店就會在客人指定的時間將商品送貨上門。且,預定越早、交付越晚,折扣越高。
能夠批量購買豆制品的大都為太原郡內的頂級世家,李長安給的那點折扣對他們而言應是九牛一毛。哪知,李長安推出的這項服務遇冷一年后,在去年忽然大受歡迎。
顯然,這是張家終于醒過味來,張嘴咬鉤了。
“到年底,各家店鋪一共預定出去豆油十萬斤,各種豆制品差不多三十萬斤。原本有一部分貨去年年底就該交貨了,但客人那邊又都推遲了交貨期。”范小三一臉疑惑地問道。“二郎,今年咱們還繼續預定嗎這定金收進來貨不發出去,心里總是不踏實。”
恐怕這貨是永遠發不出去了。
李長安微微一笑,隨口答道“繼續。”頓了頓,他又問。“如今大豆的市價是多少”
“三十三文一斗。”范小三苦著臉答道,“二郎,這個價可比麥子都貴了五文了咱們還收嗎”
李長安與晉陽的農戶們簽訂大豆收購協議的當年秋天,大豆的價格就從原先的十文一斗漲到了二十文一斗。次年,李長安將收購的觸手伸向了太原其他六縣。但見識了去年大豆瘋漲的農戶們似乎都長了心眼,最終與李長安簽訂協議的不到七成,其中就包括不少晉陽的農戶。
得知此事的李老漢和范小三氣地發抖,幾乎將那些忘恩負義的混賬東西罵了個狗血淋頭。可李長安卻很是無所謂,只淡淡言道“市場行為交由市場決定輸贏。”
于是,去年秋收,大豆的收購價一開始跌到了每斗十五文。但隨著張家和李家搶購大豆的大戰一步步白熱化,現在竟然已經漲到了三十三文一斗
“沒有可是。”李長安神色冷淡地打斷他,話音雖平靜,可態度卻強硬地絕不容質疑。“現在市面上的大豆,有多少收多少,無論什么價。”
“二郎現在不是跟張家置氣的時候這個價再漲上去,咱們的買賣就是凈虧了”哪知,范小三這回不但不肯聽話,反而支著拐杖起身苦勸。“太原郡的大豆早被搶完了,現在市面上的大豆都是從河東和秦地運來的。我聽聞,張家早就派人去那兩地收大豆了,我們何不也去呢”
然而,李長安卻置若罔聞,只柔聲道“范叔,聽長安的,我們只收太原市場上的大豆,無論什么價。至于什么時候停手,你等我消息。”
眼見自己勸諫無用,范小三滿臉憋屈地瞪了李長安半晌,終究無奈點頭。
李長安滿意一笑,起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