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郎主,湯圓到了。”
“給我端碗肉餡的”
“湯圓怎么能吃咸的呢邪性我要黑芝麻的。”
“噯我聽說今年食為天新做了金沙湯圓給我來一碗,這個金燦燦的意頭好”
短短兩年,元宵節吃帶餡的湯圓已經成為了太原人過節的傳統習俗。以至于即便這是在太原各世族密謀謀奪李家家產的秘密聚會上,都得先來一碗剛從“食為天”買來的湯圓。
這次秘密集會由張啟牽頭,除了他晉陽張氏之外,另有他的岳家龍山喬氏、他長子的岳家壽陽溫氏,僅這三家就已占據了晉陽縣六成以上的土地。而在晉陽之外,還有汾陰薛氏、稷山裴氏、離石馬氏三家。
汾陰薛氏與稷山裴氏都是張啟的好友,這五家占據著太原以南大片的耕地,其中汾陰薛氏的現任家主還是臨汾縣令。稷山裴氏雖官運平平,可也有數名子侄在太原各縣任職。至于離石馬氏,原本與晉陽張氏交情不深。是鐘機從中牽線,才讓這兩家也坐在了一起。
然而,離石馬氏亦是鐘家姻親,雖有鐘機牽線,但要讓馬氏現任家主馬奎以張家馬首是瞻,那是不可能的。
是以,一碗花生湯圓吃完,馬奎就已忍不住探頭往門外張望。“鐘二郎怎么還不到”
馬奎口中的鐘二郎大名鐘節,乃鐘機次子,是這次密謀鐘家的負責人。
“二郎尚需晚些到,咱們先談。”張啟亦隨之放下碗,站起身來。
“那就再等一等。”哪知,馬奎卻不肯附議,反而一臉閑適地往椅背上一靠。
張啟見狀,立時怫然生怒。
可不等張啟發話,壽陽溫氏的代表溫涌就揚著碗笑道“親家公,再給我來一碗”
眾所周知,溫涌的三女嫁給了張啟的長子。是以,這親家公的面子,張啟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不給的。
于是,大伙坐等這牙都少了一半的溫涌慢條斯理地用僅剩的幾顆門牙啃完了第二碗湯圓,鐘節也總算是到了。
“實在抱歉,教大伙久等了”最后一個到步的鐘節人未至聲先傳,“茲事體大,在下臨行前父親又特特叮囑了兩句,還請諸位寬宥。”
鐘節今年四十出頭,長得白面團團,好似一尊未語先笑的彌勒佛,很能給人好感。而他行事也不如他親爹那般高傲,甫一進門就已團團向眾人作揖請罪。
見到他出現,就連原本拉著一張長馬臉的馬奎也起身給了個笑臉。
眾人彼此寒暄了一陣又互相謙讓一番,終是仍由張啟坐在了主位,鐘節則在張啟右手邊落座。至于張啟的左手邊,則是這群人中年紀最大的溫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