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李兩家達成共識,正式敲響了晉陽張氏覆滅的喪鐘。李長安沒有在晉陽多做逗留,他將收攬張氏家財的任務交托給李承宗和黑牛玄武兩兄弟后,便應李雍的要求趕回太原。
“定親”聽到李雍反饋的鐘家的要求,李長安震驚地簡直不能言語,久久才無力地擠出一句。“爺爺,我還未成年啊”
雖然性別男愛好女,雖然也明白穿到古代必定英年早婚,可穿到古代來定娃娃親是不是也太早了
李雍睨了他一眼,淡然道“事出突然,我意明年就為你加冠,然后定親。”
大陳朝的成丁年齡雖說是在十六歲,但提前加冠這種事也不能說少見。遠的不提,比如崇安帝就在群臣的支持下于去年加冠,正式開始問政。聽聞,就連這后位的人選王太后與王宰相也已經開始幫他相看起來了。
那么輪到李長安,加冠這個事他也是不排斥的。畢竟,加冠就意味著徹底成年,自由度上大了很多。但是定親,李長安還是覺得需要慎重。
“這是交易的一部分嗎如果是的話,我覺得未必非要定親,我完全可以另外給鐘家一個他們不能拒絕的條件。”
“你指的是什么”李雍好奇追問。
“文宗紙。”
文宗紙一事李長安自李雍收徒就開始布局,奈何數年過去鐘家卻毫無反應,白讓李長安做了一回俏媚眼給瞎子看。
“爺爺在太原收徒講課已有數年之久,這些年來,大哥亦將爺爺講課的內容一一撰錄。孫兒以為,爺爺雖為文宗,奈何條件所限卻不能以自己才學啟蒙幫助更多學子。不如將這些課堂筆記刊印成冊,供天下有志于學的百姓閱讀參考,亦是善事一樁。”
“刊印”只聽過拓印的李雍一臉茫然。
“孫兒有一法,名為印刷術。可以將文字圖案以迅速簡便的方式印在紙上,大量節省謄抄的時間。”
“能節省多少時間”不等李長安把話說完,李雍就急忙追問他最關心的環節。
李長安隨手拿起一卷論語,答道“孫兒估摸著,抄一本論語的時間至少能印一千本。”
李雍簡直瞳孔劇震,半天都沒說話。
蔡邕為何要刻熹平石經曹芳為何要立正始石經還不是因為學問傳播太難,但凡遇上戰亂,無數書卷付之一炬,徒使后人哀哭圣人之言就此斷絕。
可如果印刷術真有李長安說的那么高效,李雍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將家藏的書卷印上個萬八千套。到時候,他將這些書卷到處收藏,就算將來再有個什么,這邊燒了那邊還有,豈不是功德無量
“孫兒想著,既已有了文宗紙和印刷術,何不在全國各地開設書肆,低價售賣各類經典以及爺爺的注解講義,助天下百姓讀書認字開化啟蒙。這是文壇盛事,若能辦成必能流芳千古,鐘家不會不答應。”
將我的授課講義印刷成冊傳播各地圣人的論語在他死后由他的弟子代代相傳,方成儒門經典。可若是用印刷術刊印我的講義,是不是在我活著的時候就能看到天下人人人都讀我的著作圣人三不朽,這算不算是做到立言了
李雍幸福地幾乎暈厥。
過了半晌,他才勉強定了定神,搖頭嘆息。“你想以此為條件不與鐘家結親我看鐘家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