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在家里玩木偶過家家,那些木偶還都是這次藥品擬人化的周邊插一句,周邊賣得也不錯,這讓亞歷山大都不好說什么。
哦呼,他還真是狂愛他的“江山”啊。
林萊內心小惡魔笑。
林萊也不是一味在亞歷山大容忍線上來回蹦跶,她隨后愛上了微縮模型,鍛煉動手能力、專注力、觀察能力等。這得到了亞歷山大的許可,他為此還為她請來了專門的家庭教師,還拍回來數件這方面的作品,加起來價值不菲。
林萊盡管偶爾還祝福他早日變禿頭,可還是在有所成后,專門雕刻了一件作品送給他。
歸根到底,在這個新世界,亞歷山大是最像她親人的人了。
1980年,林萊11歲。
亞歷山大準備讓她新學期去讀大學,林萊沒有異議,只是哪所大學他們可以好好掰一掰。
就在這時候,一則噩耗傳來。
戴娜女士去世了。
戴娜女士是林萊這輩子的外婆,她第一次感受到來自親人的溫暖懷抱,就是她給予的。后來她這輩子的母親凱莉女士和她父親馬科斯先生鬧掰后,她就沒怎么再見過戴娜女士了,但奇怪的,她們一直沒有徹底斷了聯系。
現如今,隨著訃告一同傳過來的,還有戴娜女士的遺囑。
在她的遺囑中,她將她的一部分遺產留給了林萊。
林萊眉毛動了動。
亞歷山大知道這件事后,還專門安排了時間,要去參加戴娜女士的葬禮。
“這是一位聰慧又可敬的女士。”他說道。
原來當年斯黛拉夫人會去那個已經分崩離析的小家做女管家,也是戴娜女士打電話去了萊文特莊園,言辭犀利地指出萊文特家族是否準備苛待子嗣。不說亞歷山大怎么想,反正接起這通電話的斯黛拉夫人不允許這種事發生,所以才有了那時候作為小寶寶的林萊得到良好照顧,以及后來被斯黛拉夫人“舉薦”到萊文特莊園的后續。退一步講,即使林萊不是個天才兒童,當時有斯黛拉夫人坐鎮,她至少在兩歲前都能得到悉心照料。不是說沒有斯黛拉夫人,她就會餓死,只是照料和悉心照料還是不一樣的。
再說如今戴娜女士立下的遺囑。
戴娜女士怕是更多為她的子女考慮。
她是個很好的女人,可她丈夫私生活比較混亂,人品堪憂。
戴娜女士得確保在她去世后,至少她女兒,林萊的親生母親凱莉威爾遜還能有個靠山,至少不至于被人惡意侵吞應得財產。
故而亞歷山大才會那么感嘆。
林萊理解了來龍去脈后,也想在心里嘆口氣了。
在戴娜女士的葬禮上,時隔多年,林萊再次見到了她這輩子的親生母親凱莉。
凱莉威爾遜看起來不到三十歲,她實際年齡其實也不過三十出頭當年她和馬科斯先生閃婚時,也就二十歲。
林萊倒是第一眼就認出了對方,雖說她對當年的凱莉印象很模糊,可這些年她一直能得到凱莉女士的實時訊息,來自她那控制欲沒邊的祖父。
反觀凱莉女士。
凱莉女士先認出了亞歷山大,然后才反應過來眼前的小女孩是誰。
奇妙的是雙方都沒有特別尷尬。
林萊像其他來吊唁的人一樣“凱莉女士,請節哀。”
凱莉女士的回答也很客套“謝謝你們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