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尼奧米外,像是桑迪克羅地亞、妮娜莫耶斯、伊蓮娜薩瓦吉奧乃至艾爾莎尤勒斯都是她的熟人,或者說都是曾經敗給過她的選手。像艾爾莎尤勒斯,她們倆才在12月時打過比賽,沒想到她們這么快又要遇見了。當然,她們倆還不一定會在比賽中遇著,反而是按照以前的規律,她很有可能和尼奧米撞個正著。
尼奧米也知道這點,她對此斗志昂揚。
倒是妮娜莫耶斯她兩次被林萊暴打后,在心底還是留下了一些心理陰影。她自己安慰自己說她已經克服了對松林夏菜的恐懼,再面對這個對手時自己不會退縮的,可真實情況又是如何,也只有等她們再次對上才知道。反正這次比賽,在妮娜莫耶斯內心深處,她寧愿迎來新的對手。
相比之下,林萊是無所謂遇到哪個選手的雖然距離橘子碗比賽,才過去了短短一個多月,可林萊的進步是很明顯的。
這主要得感謝越前南次郎,他讓林萊“超進化”了。
反應到賽場上,就是林萊打起網球來更揮灑自如,舉重若輕了。
本來她打起網球來就很好看,現在這種好看更上一層樓。
很多觀眾都能看出這里面的門道來,他們的目光變得無法從她身上移開,感覺自己每次看她的比賽,都像是在享受一場網球盛宴。力與美,心態與意志,還有她獲得勝利時,笑起來太好看了,整個人都像是在閃閃發光。
她也確實是正在閃閃發光的超新星。
本來隨著網球復蘇就是超能力網球時代來臨,大批優秀的青少年網球選手們像是雨后春筍們冒了出來,讓青少年比賽的可看性提高了很多,更何況如今是大滿貫青少年組比賽,能來參加它的青少年選手們都是各個國家或地區的天才幼苗,他們打起網球來,有時候場面激烈程度,一點都不輸給職業組,因此即使這一屆青少年組比賽熱度天然不如職業組那邊的,可最開始青少年組這邊的觀眾人數還是很多的。
而隨著時間推移,來青少年組這邊看比賽的觀眾不減反增,熱度也比最開始高了一些。
對這種情況,很多相關方都是喜聞樂見的。
像gi的經紀人杰里邁爾斯曼,他就特別高興,有種自己得到了一座寶山的感覺,笑得臉都要酸了。
再說比賽。
林萊一路打上去,先是送走了第22號種子選手,再打敗了老對手桑迪克羅西亞,第三輪比賽她遇上了第8號種子選手,17歲的菲比唐德森,最終比分60,60,林萊再次未失一盤地拿下了比賽。
接下來的四分之一決賽,林萊的對手是她之前才認識的小伙伴,奧莉戴維森。
奧莉戴維森作為澳大利亞選手,她在當地本就小有名氣,在澳網打比賽自然會有一些主場優勢,不過澳網的氛圍蠻不錯的,所以這一場林萊打得同樣很舒心。
她拿下這場比賽的勝利后,還特別感謝了觀眾。
半決賽時,林萊的對手是艾爾莎尤勒斯,她們倆之前才在橘子碗比賽過。
艾爾莎尤勒斯對那次比賽仍舊記憶猶新,然而等這次比賽開始后,她就忍不住開始懷疑她們倆是上上一年才在橘子碗打過比賽吧,不然她真的沒辦法理解為什么才短短一個多月,松林夏菜就有了這么巨大的變化。難道這就是推開門和沒推開那扇門的不同嗎可是她第一次推開那扇門,不是前年的事嗎
艾爾莎尤勒斯心理素質也是夠好,她很快將這些紛雜的思緒丟開,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比賽中。
林萊同樣很投入,她能感覺自己和自己的球拍、網球更貼近。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人球合一”吧。
最終比分61,60。
對比一下,她們倆之前的比賽林萊失了三盤,而且總共的時間加起來要比這次多差不多二十五分鐘。
對這樣的比賽結果,艾爾莎尤勒斯神色尤其復雜,她握緊網球拍,盯著正對觀眾們揮手的對手,暗暗心想
松林夏菜,下次我絕對不會再怎么輸給你了。
都說了,林萊她也在成為其他網球選手的“白月光”。
半決賽如期而至。
值得一提的是尼奧米也殺入了四強行列,可遺憾的是她輸給了這一輪的對手,無緣進入決賽。
而打敗她的對手,是這次澳網青少年比賽頭號種子選手,蕾切爾亞歷克斯。
她也是林萊最終一場比賽的對手。
決賽當天,觀眾尤其多。
林萊看向了南看臺,她雖然事先知道冰帝人會來給她加油助威,可她實在是沒想到來了那么多人,這讓她想到了冰帝網球部那聲勢浩大的拉拉隊。林萊還是挺感動的,她就朝那邊揮揮手,得到了聲勢浩大的響應。
林萊這時候覺得這樣的聲浪很可以,還想著他們就等著親眼見證她奪冠吧。
說起這個來。
林萊轉動視線,很快就鎖定了她想要奪冠的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