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萊恩張了張嘴,到最后只是說“算了,你之后就會明白我的意思的。”
林萊“”
麥克萊恩接下來倒沒有再故弄玄虛了,他說他要針對今年剛被逮捕的“btk”寫一本書,林萊就負責為他收集與整理資料,順便她還要針對“btk”寫一篇論文。
btk是一名出身于堪薩斯州的連環殺人犯,他第一次作案可以追溯到1974年,在之后的二十七年間,btk總共殘忍地殺害了十個人這個人數是存疑的,然而直到1991年,也就是btk停止作案的那一年,警察都沒能將他抓到。
直到幾年后律師羅伯特比迪寫了一本書,在書中暗示btk已經死了,他自己才跳出來給媒體寄去信件,說btk兇手還活著,而警察正是根據他為自己正名,想要更加出名的心態,一步步地誘導他更多信息,這才成功找到了蛛絲馬跡,最后將本名為丹尼斯雷德的btk抓捕歸案。
林萊爽快地接了這個任務,末了問“這算兼職嗎”
麥克萊恩反問“你交過學費與咨詢費嗎”
林萊撇撇嘴“小氣。”
其實林萊只是那么一說,她很清楚麥克萊恩就算寫了這本書,他所得的稿酬都會捐贈給受害人家屬他一直以來都是這么做的。
僅從這一點來說,林萊都不會在意自己要無償勞動。她從前無償的時候多了,甚至有時候還會倒貼錢,就像之前在拉斯維加斯請好幾個姑娘,去榨取嫌疑人泰德里德斯的dna樣本。
所以還是那句話,開源。
林萊為此還特意冥想過一次,想讓自己上上輩子的記憶“回春”,讓她能夠“預知”下未來的走向,好進行下只賺不賠的投資什么的。不過林萊自己轉念想了下就放棄了,因為如果不是專業人員,誰會特別在意這中事情啊,還不如靠自己收集實時數據,經過分析后再果斷出手。
然后
drdrdrreid知道后,吧啦吧啦地說了一通股市如何如何,要用哪個公式哪個模型,親測有效。
林萊忍不住高呼“drdrdrreid,永遠的神”
瑞德抿嘴笑“沒有啦。”
林萊調侃道“那你就不要笑出聲啊。”
不過如果林萊自己在數學與數字方面有這樣的才能,她肯定做夢都要笑出聲了。
因為有了瑞德這樣的強力外援,林萊暫時不用分很多精力在理財這方面了,她就繼續上她的課,然后完成麥克萊恩分派給她的任務。這里就必須提一下,她進入大學已經有兩個月了,完全沒有遭遇到一個殺人犯,更沒有撞上什么命案。當然,這和她因為是大一新生,必須住在學校宿舍,在外面活動的時間不多脫不開干系。
不過隨著收集與“btk”連環殺人犯有關的資料,林萊就必須在節假日出門了,因為這個案件很多資料網路上根本找不著,甚至因為時間跨度太大,最開始跟進這個案件的很多警探還有相關人員,都陸續去世了,導致這個案件出現過好幾次調查斷層。
這是有點為難林萊了,好在她還有一個別人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她的“特異功能”。
托麥克萊恩是知名犯罪心理學家,還有林萊祖父這邊的關系,以及林萊自己高校學生的身份,她有成功在圣誕節假期來臨前,在監獄見到了候審的“btk”丹尼斯雷德。
丹尼斯雷德從表面來看,是一個很普通的男人,他沒有任何攻擊性,一般人見到他都不會特意去防備他,甚至于他還曾經做過牧師,他的家人和鄰居對他的評價通常都是穩重低調,做事偶爾有些古板,都無法想象這么中規中矩的一個人竟然是那個有名的“btk”。
事實上,作為btk時,丹尼斯雷德貪婪而自戀,渴望名氣加身,所以才會不止一次地主動聯絡媒體,btk這個名號都是他自己給他自己起的。同樣因為這中心理,丹尼斯雷德才不會拒絕有人為他著書立傳,事實上他還巴不得別人這么做。
林萊也不客氣地利用了這點,讓他主動說了很多自己的事跡。
而這其中到底有幾分是他在刻意夸大,又有幾分是他在嫁接其他殺人犯的罪行,是林萊之后需要分辨的,就像她同樣需要仔細解析丹尼斯雷德給她的特異感覺一般。
林萊用了一整個學期的課余時間在忙這件事,等到假期時她還沒有忙完。因為她還根據丹尼斯雷德的標簽,尋找和他同個類型的連環殺手,準備到時候做個縱向對比,所以有很多資料要收集和整理。
所幸她并不是大海撈針,身邊還有很多資源可用,她甚至都還通過她祖父的關系,和她大學所在的波士頓當地警局搭上了線畢竟她要在波士頓這邊呆上好幾年,能夠從波士頓警局這邊獲取一些內部資料。
就這樣,波士頓近年來高度受媒體關注的連環殺手“波士頓屠夫”,走入了林萊的眼簾。
這個連環殺手的受害者高達二十一人,至今仍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