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到這里都還是有根據的假設如果是一個大家族的話,那必然不止這幾起案件,可考慮到沒有人背叛這個家族,那顯然他們有著自己根深蒂固的三觀和家庭觀,即使這個家庭的女人,都是他們的被害人。這也不難推測他們為什么會選擇年齡在十歲左右的女孩,而不是十二歲的大女孩了,因為這樣的年齡才好洗腦和控制。
這么一來的話,這個大家族是異常團結的,也必定是非常排外的。
他們平時應該會盡量避免和外人接觸,也無法融入到其他集體中。不僅僅是害怕他們擄走的小女孩被認出來,還因為他們本身就和其他人格格不入。
林萊想到這兒,又看了下線索墻,確認了她這邊有的三起案件,都發生在小城鎮,沒有一個發生在像紐約這樣的繁華都市。
那么問題來了,無法融入正常集體的這些人靠什么謀生
打零工
偷搶
林萊這下子抓到了什么。
她不僅將2003年朗德一家滅門案的現場照片找了出來,其中就包括門鎖的,還撲到不遠處的報紙堆里,來回翻找起來她從三起命案發生地,找來了命案發生前后的所有報道過命案的地方報紙,這些報紙加起來可不是有很高一摞嗎,尤其是只有幾家的報紙如今數字化了。
不知道數字化才是未來嗎。
記憶力只是稍高,卻根本就趕不上自家男朋友的林萊,這時候都不免在心里這么抱怨道。
好在林萊平時就有自己一套閱讀報紙的習慣,所以她很快就找到了她想要的報紙。
那就是在2003年朗德一家滅門案和1972年莫里斯一家滅門案發生前,他們兩家所屬的昆西鎮與布里奇波特城,都發生了多起商場失竊案,而在命案后,商場失竊案的次數一下子就降了下去。
這其中必然有關聯。
加上門鎖沒有被暴力撬動的痕跡,可以推測兇手是厲害的撬鎖高手,而這通常都伴隨著其他偷盜行為。
換句話說,這些殺人兼誘拐犯們還是慣偷,還是商場失竊案暴漲的元兇。
慣偷好啊,慣偷妙啊。
老歐文聽了她的分析,也跟著高興起來,因為他們可以從這方面查起了。當然了,不是要去查這些流動性的慣偷,而是去查當地的銷贓人。
他們可都是有固定據點的。
還有就是商場內部或許還安裝著監控。
這樣的話,1972年的因為時代久遠不好查,要么干脆沒有監控,可2003年的昆西鎮商場盜竊案就很容易查了。
林萊于是就收拾收拾東西,準備趕飛機去北達科他州。
在這之前,林萊還打電話給了自家男朋友,向這個百科全書求助,讓他辨別下有這樣習性的族群會是什么族群
瑞德喃喃了下關鍵詞,很快就說道“我想到了一個族群,倒也不是說族群,而是他們因為崇尚共有文化,而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小團體,你如果說那是一個族群也可以。”
林萊連忙問“什么”
瑞德回答道“羅姆人。”
林萊反應了下“你是說吉普賽人”
瑞德說道“這對羅姆人來說是個帶有歧視意味的稱呼,萊娜,不過確實非羅姆人還是更熟悉吉普賽這個詞。可我沒有聽說過羅姆人會采用這種方式,來保證他們的血統純正,但偷竊、高封閉性、組織嚴密、對家庭忠誠、四處游蕩等,確實都是他們的文化特征。”
林萊表示記住了這個小知識點,接著又說道“你再和我說說羅姆人,主要是在美國的羅姆人是怎么樣的。”
瑞德笑著說“好。”
接著,瑞德就給林萊科普了下他所知道的羅姆人,以及羅姆人在美國。通常來說,羅姆人起源于東歐,他們說羅馬尼亞語,因為他們很排外,而且基本上會拒絕入讀正規學校,所以大都是家庭式教育,即使來到了美國,也不會忘記自己的母語。